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光明聞令而動,黨群攜手共筑“安全壩”

2025年09月26日18:41 | 來源:光明先鋒
小字號

原標題:光明區聞令而動,黨群攜手共筑“安全壩”

  近日,超強台風“樺加沙”來勢洶洶,防汛防風警報驟然拉響。深圳市光明區把抗擊台風作為壓倒一切的工作抓緊抓實。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聞令而動,深入社區、園區、河道等地,開展風險排查、人員轉移、秩序恢復等各項工作,與人民群眾並肩作戰,攜手筑起紅色“安全壩”,堅決守牢抗擊台風堅固防線。

  光明街道

  光明街道黨工委周密部署、全員行動,織密分級負責、全域聯防網絡。發動1052名黨員干部下沉,設“點對點”聯絡機制,排查600余處,盯緊建筑工地、邊坡危房等重點區域,加固1700棵高大喬木,完成馬術場館設施加固與設備轉移。開放9處避難場所並配齊醫療、生活物資,摸清獨居老人、孕婦等六類重點人群底數,有序轉移592人,東周小學避險點因安置群眾超預期,組建30余人社區黨員志願隊搬運物資、安撫老弱,充分展現了“黨群一家親”的深厚情誼。通過“線上推送+線下張貼”發預警,督促企業落實“五停”。線上第一時間回應群眾關切,快速辦結14件群眾求助事項,守住群眾安全與社會秩序。

  公明街道

  公明街道黨工委嚴格落實“街道—社區—部門”三級責任體系,16名黨員領導干部下沉各社區指揮,值班人員24小時在崗。黨組織黨員趕赴一線,督導轄區2599家企業、187項小工程全面停工,42處在建工地塔吊完成預防性降節加固。動態監測低窪區水位,在易澇點安排專人24小時值守、疏浚,鞏固5處風險點防水工事,對5處深基坑實行“一坑一策”防控,全方位控風險。啟動8處應急避難所,儲備速食、飲用水等物資,提前轉移危險區群眾741人、集中安置106人,在應急避難所內放映《志願軍:存亡之戰》等影片,醫護人員24小時守護避災群眾生命健康,為老年人、孕婦等提供血壓監測等醫療服務,工作人員清晨分發熱食早餐,把應急場所變成“安心驛站”。

  新湖街道

  新湖街道黨工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先后召開3次防御台風工作專題部署會,331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網格,對邊坡、低窪易澇點、老舊危房等區域開展拉網式排查2483次,檢查各類場所612家,現場整改隱患247處。依托黨群服務中心開放5處應急避難場所,組織黨員志願者和應急專業力量安全轉移群眾1480人,集中安置245人,快速處置應急事項39件,走訪弱勢群體134人,確保應轉盡轉、不漏一人。在安置點創新服務模式,組織群眾有序參與觀影、棋類等文娛活動,有效舒緩群眾情緒,將“硬性安置”升級為“暖心守護”。

  鳳凰街道

  鳳凰街道黨工委動員轄區黨組織和黨員干部下沉一線,227名黨員干部24小時值守,街道機關黨員逐戶勸導“三小場所”關停,工作人員對河道、老舊房屋等重點區域拉網排查。在工作中,鳳凰社區協調周邊小區,為地勢低窪的雲錦園小區轉移826輛車輛﹔塘家社區耐心安置獨居群眾,協調醫生與家屬保障其安全﹔塘尾社區認真排查隱患,雨中搜尋並成功轉移群眾,以行動詮釋擔當。街道共安置群眾188人,辦理群眾關於台風天求助求援等事項26個,走訪探視老弱病殘等弱勢群體198人,6個應急避難安置點提前儲備物資,設醫療點與物資供應點,聯動醫生為群眾提供心理疏導。

  玉塘街道

  玉塘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員干部帶頭,重點巡查老舊房屋、戶外設施、臨時搭建物等風險點,加固大棚薄膜1752處、鐵皮房259處,拆除地面防虫膜180余處,全面筑牢防風防汛安全屏障。組織509名黨員干部24小時值班值守,開放8個應急避難場所,臨時安置群眾307人,及時處理群眾求助49項。為42名老弱病殘群眾提供轉移安置、生活保障、心理疏導等精准服務,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9月24日中午,玉塘社區黨委委員黃小強接到勤誠達正大城居民求助,1名寶媽帶2名幼兒因打不到車滯留酒店。黃小強立即帶隊前往麗楓酒店,安排車輛將母子3人安全送回家中。事后當事人專程致信感謝,稱贊基層黨員干部充分發揚主動作為、暖心服務群眾的務實作風,展現了社區“兩委”干部在台風應急響應中的效率與溫情。

  馬田街道

  馬田街道黨工委組建68支“防台風先鋒服務隊”,深入樓棟、商鋪和老舊房屋,通知居民轉移陽台易墜物品,做好防台風工作,消除安全隱患。黨員帶頭組建136人的24小時待命應急搶險隊伍,開放19個安置點,安置群眾58人,辦理求助求援等事項26個,探視弱勢群體165人,保障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儲備橡皮艇18艘、救生衣175件、應急燈11隻、警戒帶400余卷等防汛搶險物資,確保搶險物資充足。合水口、禾灣社區黨委充分利用轄區學校、暖蜂驛站等場地作為應急避難安置點,安置24名避難人員,發動社康醫生、社工等黨員干部力量,組建暖心服務小隊,為24名避難人員提供血壓測量、健康咨詢、心理疏導等醫療服務,為群眾提供堅實保障與暖心服務。

  區委教育工委

  區委教育工委第一時間召開校園調度會,黨員領導干部帶頭組成10個專項檢查組開展校園防風防汛安全檢查,現場整改隱患64項。全區所有學校、幼兒園嚴格執行台風預警響應,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迅速成立應急隊伍,儲備沙袋11465個、應急照明燈1721隻等應急物資﹔有序組織寄宿學生安全返家,並通過多種渠道提醒家長,引導學生居家學習,確保台風期間安全。配合街道開放17所學校作為應急避難場所,配備被褥、飲用水等基礎生活物資,接納避險人員828人,保障轉移人員基本需求。其中,公明中學構建“校級統籌、黨員牽頭、全員協同”體系,組建“青年黨員+物業人員”應急突擊隊,開展“地毯式”隱患排查,確保應急避難場所隨時可用。

  區委衛生工委

  區委衛生工委組織黨員干部到一線排查風險隱患點,各醫療衛生單位出動308人次,排查整改12處安全隱患。轄區醫院加強醫務人員值班排班,全力保障2418名住院患者醫療服務,為255名群眾提供急診就醫。組建3支59人的緊急醫學救援隊伍,調配救護車30輛,確保轄區醫院和避險點正常運行,有序開展醫療救援。全區47個避險點均配備醫療保障隊伍,為1035名市民群眾提供現場醫療服務。

  在白花社區應急避險點,63歲的潘女士因急性腹瀉與血壓飆升陷入危機。值班的羅醫生及時進行救治,並全程溫言安撫,密切觀察。3小時后,潘女士症狀得到緩解,她緊握羅醫生的手,熱淚盈眶地說:“有你們在,我們心裡才踏實!”這一場救治,生動展現了基層應急醫療服務的速度與溫度,成為社區健康防線溫暖的注腳。

  區委國資工委

  區委國資工委召開區屬國企“樺加沙”台風防范視頻會議,指導各國企做好台風防御,強化重點場所安全防御,對建筑工地、易倒塌設施等進行逐一排查並及時完成加固、規整或拆除作業,從源頭消除倒塌傷人、砸損財物等安全隱患。

  各區屬國企單位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擺在突出位置,辰達市政服務有限公司黨支部成立“應急搶險黨員先鋒隊”,組織80余名人員、7輛作業車輛,對科學公園邊坡、智慧公園主干道的倒伏樹木進行集中清理﹔光明僑新實業有限公司黨支部組織力量對公明、光明兩大市場及舊街片區開展巡查292次,排查安全隱患,“五停”解除后2小時內完成消殺復檢,組織市場攤位有序復工。

  光明公安分局黨委

  光明公安分局黨委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和聯勤指揮機制,黨員帶頭、全警動員,24小時待命,全力做好搶險救災、維持社會秩序、應急搶險救援等各項准備工作。妥善處置台風期間各類警情,及時受理群眾訴求,全力救援受災人員,持續加強社會面防控,嚴密防范涉災違法犯罪活動。

  9月23日23時許,光明公安分局將石派出所接到緊急報警,石圍水庫有人溺水,情況危急。周邊執勤警力陳建國、趙海軍、鄒留定等同志迅速趕赴現場實施救援,成功救起溺水男子,協助醫護人員送醫治療,目前該溺水男子已脫離生命危險。24日7時許,馬田所轄區一小型廣告牌傾倒,1名老人被壓倒無法起身,民警羅軍定迅速趕赴現場開展救助,並協助醫護人員將其送醫治療,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區直機關工委

  區直機關工委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全區1630名“三防”責任人全部在崗在位,156支、4694人應急救援隊伍進入臨戰狀態,隨時做好應急救援准備。統籌開放47處室內應急避難場所,按照“一場所一專班”要求,在每個避難場所配置5名負責人,配備生活物資8621件,做好人民群眾綜合服務保障。認真排查企業安全隱患,除必要民生保障型等企業外,全區10482家工貿企業全部停工,督促22家儲存使用遇水反應化學品企業實現危險化學品全部入庫存放。

  9月24日,兼任田寮社區退役軍人小分格服務保障點兵格長的退伍老兵吳健民正在值班,在聽到工作人員反饋轄區內某道路被傾倒的樹木攔腰阻斷后,立即趕往現場,和同事冒雨開展道路疏通工作,清理倒伏樹木13棵,疏通下水道淤堵,僅用10分鐘便搶通道路,用磨出血泡的雙手,守護城市交通“血脈”。

  區委“兩新”工委

  區網約配送行業黨委對轄區全部25個網約配送站點作出防風防汛統一部署,依托全區站長群、騎手群、工作群等線上平台,實時發布安全提醒和防范要求,確保“五停”指令直達25個站點和1418名配送員。組織黨員干部成立6個專項檢查小組,深入每個站點,實地核查“停工”通知是否送達每位配送員、應急物資是否儲備到位、安全隱患是否全面排查,確保台風影響期間所有配送業務安全暫停。

  9月24日16時,全市發布解除“五停”指令,深圳綠睿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黨支部積極響應復工復產號召,黨員帶頭組建應急消殺先鋒隊,重點對積水區域、垃圾收集點等蚊媒孳生環境進行藥物噴洒和滋生地清理,協助清理道路障礙、環境消殺,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編輯整理:光明先鋒

  素材來源:光明先鋒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