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唯一!深圳福田獲批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I類實驗區

人民網深圳10月16日電 (劉森君)近日,教育部發文,深圳市福田區成功獲批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I類實驗區,系廣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區域,標志著福田區在教育治理現代化與區域教育難題破解中邁出裡程碑式步伐。
這是福田區繼今年7月獲評“教育強國建設綜合改革重點突破試點單位”后,再獲得的國字號榮譽。
據悉,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I類實驗區,是教育部義務教育質量監測領域的最高級別實驗示范項目,堪稱區域教育綜合實力的“金名片”。
從准入標准看,入選I類實驗區有著嚴格的“進階邏輯”:需首先成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實驗區,在此基礎上,還須具備完善的監測體系、扎實的應用基礎、前沿的創新能力與顯著的示范成效。
這一標准與福田區實踐尤為契合,該區2018年便成為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實驗區,歷經多年積澱終獲I類認証,契合“以前期實踐為基、以深化示范為標”的准入導向。
作為深圳行政、金融、文化及國際交往中心,福田區此次獲批是20余年持續探索、厚積薄發的必然結果。其創建基礎以“體系完備、實踐創新、成效顯著”為核心,早已成為國家義務教育監測領域的示范典型與全省標杆。
在體系構建上,福田區實現了監測與評價體系的“四大跨越”——從簡單決策到系統架構、從感性比對到理性測評、從經驗判斷到科學實証、從關注結果到兼顧過程。
2011年,福田區率先成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2018年升格為區政府主管單位(由分管教育副區長任主任),2023年進一步優化為區教育局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匯聚心理、測量、計算數學、信息科技等多學科人才,為科學決策與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堅實支撐。
在實踐創新上,福田區始終以問題為導向,突破傳統教育評價桎梏,打造獨樹一幟的“福田范式”。
2018年,“基於問題的改進行動”歷時一學期舉辦342場次活動,精准解決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家庭教育等難題﹔2024年舉辦“幸福教育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國際研討會,吸引14位國際國內知名專家、100余位教育同仁參與,100余家媒體報道,形成“幸福教育”品牌效應。
在成效輻射上,福田區的“示范效應”早已溢出區域:2019年承辦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現場會﹔截至目前累計接待省內外100余批次考察團,為超100個地區的優質均衡創建提供專業支持﹔培養監測骨干3000余人,形成100余篇改進報告,將“福田經驗”轉化為推動區域教育均衡的實際力量。
未來,福田區將勇擔“國家示范、全省標杆”使命,以評價改革構建“以評促改”導向機制,以監測數據精准支撐教育治理現代化,以課程改革創新、思政引領、人才培養、科技賦能等實施路徑,為教育強國建設輸出可復制的實踐樣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