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英才,深圳等你來

深圳政企組團向清華學子發出誠摯邀約。主辦方供圖
深秋的北京寒意漸濃,清華園內,一場“AI匯英才”專場招聘會熱氣騰騰。
“今天我們北上求賢,我們向廣大清華學子發出最誠摯的邀約。歡迎大家選擇深圳創新創業,成為新時代經濟特區的‘青春合伙人’。”現場,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發出誠摯邀請。
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今年,廣東啟動“百萬英才匯南粵”計劃,雄心勃勃。深圳,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成為這場人才大潮的核心接口。
10月17日—18日,深圳政企組團攜1.8萬個優質崗位北上,接連走進清華、北大,精准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
此行意圖,遠超常規招聘,直指城市未來。
以第一資源驅動第一動力
瀏覽招聘崗位列表,像翻閱一份新質生產力的目錄:芯片設計工程師、AI算法研究員、具身智能軟件工程師、大模型產品經理……高度聚焦全球科技競爭最前沿。
薪酬見誠意。半數以上崗位年薪超過30萬元,超2800個崗位年薪達50萬元以上,年薪百萬以上崗位超170個,部分高層次人才崗位薪酬面議、上不封頂。
崗位結構是產業結構最直接的投射。這份“需求清單”,精准映射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方向。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圳此番所求,集聚“第一資源”,激發“第一動力”。
當前,深圳正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科創為核心驅動城市發展,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超1.5萬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2.5萬家,形成強大的創新集群效應。
產業能級躍升,對高層次人才需求迫切。
“造物先造人。”比亞迪集團人力資源處總經理葉子坦言,“比亞迪的每一次飛躍,都離不開人才的強大支持。”目前,比亞迪研發團隊超12萬人,研發投入連續13年超過淨利潤。
人才在哪裡聚集,未來就在哪裡發生。
此次深圳進京招聘,就是對接中國頂尖智力資源與最強產業能力,實現一場高水平的強強聯合、雙向奔赴。
“越來越多的清華畢業生選擇將深圳作為干事創業的起點。”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吳華強表示,過去5年,清華大學共有2000多名畢業生來到深圳。
“百萬英才匯南粵”,匯集的不僅是百萬青年才俊,更是面向未來的底氣和信心。它正為廣東、深圳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筑牢人才基座,凝聚成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戰略力量。
以系統生態守護夢想開花
人才,被深圳視為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其發展的最強生命力。
高薪是初始的誠意,但遠非全部吸引力。真正吸引頂尖人才的,是一座城市為夢想構建的系統支撐和無限可能。
“不論出身,有能力有夢想就能快速融入,共享城市紅利,實現個人價值。”2023年,清華大學校友王潛回國創業,首站就落腳深圳,並創立自變量機器人公司。這次,他也來到現場,以“不設上限”的薪資誠意,邀請頂尖人才共赴深圳,投身人工智能發展浪潮。
在王潛看來,深圳擁有企業發展最豐沃的土壤:極高的人才密度、得天獨厚的硬件生態、強大敏捷的供應鏈體系,以及全方位的政策與資金支持。高效運轉的創新循環,助力自變量機器人在幾年間便完成了技術迭代與市場拓展。
當前,深圳正全力沖刺通用人工智能新賽道。2024年,相關產業規模突破3600億元,集聚企業超2800家。
龐大的風投創投基金集群,為創意破土注入金融活水﹔鵬城實驗室等科研重器,提供頂級平台支撐﹔“揭榜挂帥”等制度創新,打破資歷藩籬、唯才是舉﹔“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成為城市的基因。
這片肥沃的創新土壤,不僅孕育了騰訊、華為、比亞迪、大疆等龍頭企業,更有無數專精特新“小巨人”和潛力無限的獨角獸企業在細分領域精益求精、茁壯成長。
在這裡,人才能最快觸達前沿課題、最尖端應用和最具潛力的全球市場。
“我們不僅來尋找同行者,更來邀請敢闖無人區的探索者。”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北京研究所所長姜向中表示,“華為願為有志學子提供挑戰世界級難題的舞台,把智慧轉化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以最大誠意大力引才用才
近年來,廣東緊緊抓住就業與人才兩大關鍵,展現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擔當。“百萬英才匯南粵”動態募集超百萬優質崗位,規模力度空前,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深圳作為全省經濟龍頭與創新極核,其引才成效關系全局。
政府搭台、企業發力。“百萬英才匯南粵”系列招聘活動持續升溫:
3月,在廣州舉辦春季大型綜合招聘會,提供超1萬個崗位,現場達成意向4256人次。
4月,以深圳企業為主力揮師上海,751家企業參會,提供超3.5萬個優質崗位。
9月,深圳再次牽頭聯動河源、汕尾奔赴上海、山東,組織403家用人單位開展12場校園招聘會,累計提供2.58萬個崗位。
場場人氣爆棚。企業接簡歷“接到手軟”,優秀畢業生成“搶手資源”。
引才,更需留才,深圳深諳此理。
招聘會現場專設的政策咨詢區人頭攢動。人才住房“即時申請”、“秒批”落戶、公務員招錄政策咨詢、“鯤鵬青年”計劃解讀……這些不僅是便利服務,更是深圳引才誠意的直觀體現。
來深第一站,有“深夢揚帆”提供免租15天過渡性居住空間﹔創業第一步,全周期陪伴式服務與“1元創新坊”助力夢想起航。
深圳聚焦青年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條發展,以最優崗位、最誠政策、最佳環境,讓人才心無旁騖地投身創新事業。
“在深圳,每一個創業的夢想都能被尊重和加持,每一個創新的萌芽都會被澆灌和呵護。”覃偉中表示,深圳奮斗的舞台足夠大,事業的平台足夠寬廣,正是廣大青年服務國家戰略、施展理想抱負,實現人生價值的絕佳選擇。
截至7月中旬,“百萬英才匯南粵”已吸引超100萬名應屆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
招聘會仍在持續,人才與城市的“雙向奔赴”陸續啟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