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光明原創舞劇《敦煌歸來》“回家”特別活動搶先看

2025年10月22日11:17 | 來源:光明文化藝術中心
小字號

原標題:今日上演︱胡沈員原創舞劇《敦煌歸來》終於回到光明!內含簽售會、文創周邊、入場攻略∼

“向前走,我們都在!”

“很久沒看過含淚量這麼高的舞劇”

“非常好看、非常好哭”

“讓人淚目的歸來之路”

......

舞劇《敦煌歸來》

首輪巡演進行過半

不僅收獲了均上座率超90%

更收獲了無數觀眾的走心repo!

而今天,它——

將帶著全國的掌聲與榮光,

重新回到出發的地方!

2025年10月22—23日

20:00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

震撼上演!

“回家”特別活動

  10月21日晚,《敦煌歸來》舉辦了演前的彩排觀摩暨主演分享會!觀眾們走進排練現場,與燈光設計高捷、演員與面對面,一起回顧這部從光明出發、生長、再度歸來的作品!

彩排觀摩與分享會現場圖

  演后簽售會

  簽售時間:10月22日-23日演出結束后

  簽售地點:演藝中心二樓服務台

  簽售名額:50人/場

  簽售嘉賓:胡沈員、石仁琦、楊康、王嬌嬌、魯暢、王宏杰、潘慧

  參與方式:購買任意文創周邊獲取【簽售通關紀念票】,憑票參與簽售。名額有限,派完即止。

印章

  蓋章時間:10月22日-23日演出前后

  蓋章地點:演藝中心一樓大廳

  詳情:紀念印章隨機掉落

  文創市集

  市集時間:10月22日—23日演出前后

  市集地點:演藝中心一樓大廳

  文創種類:透卡、帆布包、杜邦紙背包、印章本、冰箱貼等

透卡

帆布包

杜邦紙背包

印章本

冰箱貼

 

購票信息

2025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

胡沈員原創舞劇《敦煌歸來》

  演出時間

  2025年10月22日(周三)20:00

  2025年10月23日(周四)20:00

  演出地點

  光明文化藝術中心

  演藝中心·大劇場

  演出票價

  ¥680/480/380/280/180/80

  套票優惠

  2025年9月1日-10月23日

  ¥1088(¥680*2)

  ¥768(¥480*2)

  可使用會員生日5折優惠

  每個會員賬號限購4張

  掃碼購票

  溫馨提示

  *演出時長:100分鐘

  (含中場休息)

  *建議年齡:6周歲以上

  *本場演出一人一座一票,

  1.2米以上兒童憑票入場,

  懷抱嬰兒謝絕入場。

一段跨越千年的史詩回響

  故事從千年前開始說起。公元848年,沙州(今敦煌)復歸大唐,大中二年,高進達等信使團踏上漫漫歸途。歷史將這群人民化作燈火,他們以血與信念丈量疆域、照亮歸鄉之路。舞劇《敦煌歸來》正是以此史實為核心,講述一個關於信仰和家國牽絆的動情故事。

  舞劇以恢弘史詩與細膩舞蹈語言,重塑敦煌信使命脈,將壁畫、寫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歷史故事化作舞台語言,讓敦煌文化在當代“活”起來,讓信仰、鄉愁與民族精神通過舞蹈為觀眾呈現跨越千年的文化回歸。

當代原創舞劇的文化名片

  該舞劇由中共深圳市光明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光明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深圳華僑城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華僑城文體產業管理有限公司、光明文化藝術中心制作支持及聯合出品,光明區簽約文化名人胡沈員及其工作室出品制作,並入選中國文聯2024年度重點創作劇目,同時作為特邀委約作品亮相第23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2025年,《敦煌歸來》入選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作為國家級品牌藝術活動的重要板塊,展現深圳原創文藝作品的活力與影響力。

  本劇於2025年1月3日至5日在深圳保利劇院啟動全國巡演首站,隨后巡演覆蓋全國14座城市,成為年度文化傳播的重要事件。

舞蹈與文化精神的再造

  舞劇《敦煌歸來》由青年編導胡沈員出品、制作和擔任總編導,聯合編劇徐珺蕊、作曲家呂亮、舞美設計高廣健、燈光設計高捷、服裝設計李昆、造型設計賈雷、執行編導和編舞錢敏等業內一線專家打造。

  在藝術表達上,舞劇融合敦煌舞傳統與現代舞語言,形成獨特的“后敦煌舞”風格。舞台設計採用立體沙塊象征西北土地,燈火意象表現信仰長明,章節結構式推進,情緒張力與意象交錯編織。《敦煌歸來》既重塑了歷史,又以當代舞蹈語匯呼喚文化自信,實現地域與世界、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成為中國原創舞劇的文化標杆。

劇情簡介

  唐大中五載(公元851年),以押衙高進達為首的敦煌信使團抵達長安。高進達呈上親手繪制的輿圖,為“失聯”半個多世紀的敦煌(沙州城)送回了捷報。

  據文獻記載,信使團自大中二年(公元848年)出發,為躲避追擊繞道漠北。九死一生的漫漫長路中,“歸來”的信念將家與國緊緊相連……

劇目亮點

  傳統文化與當代美學相融會貫通

  舞劇《敦煌歸來》集結國內一線創作團隊,以藝術的想象補缺歷史細節的空白﹔採用現當代舞的藝術語匯,以獨特身姿探尋舞劇藝術的新表達﹔回歸舞蹈藝術本體,為“傳統”塑造新魅力。

歷史題材與青春團隊靈感碰撞

  作品選題自浩瀚的敦煌文化,讓壁畫、文獻中的人物形象和歷史故事“活起來”。由深圳當代舞團這支年輕的團隊,引領觀眾走入千年前的煙火人間、體悟奮斗青春與家國情懷的同頻共振。

 

篇章劇情

上半場

  銘記

  一座城池、萬家燈火。沙州兒女使命在肩。押衙高進達將一分一寸印刻腦海,一草一木銘記於心。

集結

  公元848年,沙州城。高進達和信使團戰友們在危機四伏中集結,領命將歸來的捷報送往長安。

追捕、啟程

  殘余的追擊勢力搜尋著信使團的行蹤。倉促告別家人,信使團相互扶持著踏上漫漫前路。

虛驚

  被風沙逼入邊陲客棧,信使團險些落入陷阱,所幸客棧女主人石婆助其脫險。

夜襲

  夜色潛藏著殺戮、風沙卷集著恐怖。信使團被追擊者包圍,眾英靈魂散荒野。

下半場

英靈

  點點燈火祭英靈,生與死、愛與痛交織,追憶過往,高進達思緒萬千。

絕境

  大漠匪徒令信使團身陷絕境,何法師壯烈犧牲、鳳歸雲假意歸順、高進達孤身前行。

信念

  戰友們的身影漸次遠去,風沙也無法磨滅的精神是高進達無畏前行的信念。

祈願

  遠方的家園,傳來沙州百姓聲聲呼喚,生死無悔承托起一往無前——信使團終將抵達。

獻圖、歸來

  公元851年,長安。押衙高進達代表信使團呈上沙州(敦煌)輿圖,全圖由他臨行前親身丈量、抵達時親筆所繪。歷經四載,雖九死而不差毫厘……至此,敦煌歸來。

 

人物及簡介

沙州信使團成員

高進達

  押衙高進達,敦煌文獻裡關於首批沙州信使團唯一的名字記載。跨越四載的生死旅程,高進達將沙州的一分一毫、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腦海。抵達長安之時,他親手繪下的不僅是那座屹立風沙中的西北城池,更是幾代人用鮮活生命續寫的綿綿歸思。高進達的名字也是那些沒有被歷史記載下來的人們的名字,穿破歲月,直抵信念。

何法師

  莫高窟196窟,又稱何法師窟。僧人何法師,是信使團前行途中的中流砥柱。他大義,為送回捷報甘願舍棄一切﹔他果敢,帶領信使團在危機險境中奮力搏殺﹔他悲憫,為蒼生緊握著那盞不滅的明燈,用生命照亮漫漫歸途。

鳳歸雲

  晚唐敦煌《雲謠集·鳳歸雲》,發現於敦煌石室現存最早之唐詞抄本集子。她是女子、是沙州城的兒女、也是信使團的重要一員。當琵琶彈起那曲屬於家的旋律,歸來是她義無反顧的信仰、是值得用生命守護的誓言。

信使團 懷

  是久久的期待讓鬢邊新添了白發,還是離別的牽挂教憂思壓彎了脊梁。再握緊那雙粗糙的大手,暖的是信念的溫度。一伏一跪一叩首,生恩養恩銘此身。

信使團 豐

  來不及看到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天,那就請等待窗前的燈火延綿、匯作家國團圓。歸來,歸來,耳邊是妻子喃喃的叮嚀,也是他心中永恆的牽念。

信使團 義

  他沒有姓、沒有家,是少年義氣入行伍,是夕陽下的孑然一身。可他也是沙州城的孩子,百家飯滋養著他的勇敢與真誠,為沙州踏上歸途,他,不再是一個人。

 

關於胡沈員

舞劇《敦煌歸來》

出品、制作及總編導

胡沈員

  中國青年舞蹈藝術家

  編導中國舞蹈家協會“培青計劃”委約編導

  HUHU DANCE品牌、深圳當代舞團創始人

  湖南衛視《舞蹈風暴》第一季年度總冠軍、作品《無徑之徑》2022入圍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國際單元演出、2023年英國國家舞蹈獎杰出現代舞男演員、最佳現代舞編舞雙提名。

  代表作品:《敦煌歸來》《流浪》《忒修斯之船》《無徑之徑》《暗夜》《風撞牆》及楊麗萍作品《十面埋伏》,並於近期參與國家級重大文藝演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正義必勝》,擔綱晚會重點節目《殤》編導。

*文中劇照均為往期現場

劇照攝影:王徐峰、肖輝、Vanessa

具體演出陣容以演出現場為准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