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年轻的学子纷纷“孔雀东南飞”,投身新一轮改革创新大潮,用青春点亮深圳梦,用行动诠释中国梦。
  为吸引天下“鲲鹏”筑梦深圳,共推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共青团深圳市委联合相关机构部门和社会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青年驿站、青春学堂、青春家园三项青年工作(简称“三青工作”)并编纂了《毕业不失业》职业辞典,为来深青年提供免费住宿、创新创业帮助、知识技能学习等,搭建了青年梦想 “落脚点”、“加油站”、“新家园”。
  目前,青年驿站已吸引全国2437名本硕博人才入住,2万余名青年通过参与“三青”活动,成功实现就业创业。如今,他们创新创业豪情正转化为推动深圳改革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三青工作”通过帮助解决青年创新创业难题,建立了联系青年的新渠道,激发了社群融合与社会流动的活力,为深圳吸引高等人才增加了“磁力”;《毕业不失业》职业辞典将助力天下“鲲鹏”在深展翅高飞!

  青年驿站是深圳共青团为来深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短期住宿和就业指导的公益项目,旨在解决毕业生求职难、住宿难的燃眉之急,打造“来深青年之家”。
  目前,青年驿站有福田八卦岭、福田石厦、罗湖东门北、宝安中心区、龙岗布吉、龙华民治、南山大新等站点。
  如想进一步了解免费住宿、就业服务等内容请访问青年驿站主页 http://home.szyouth.cn






服务内容

青年驿站主要提供以下四项服务,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一)免费住宿: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可以享受为期7天的免费住宿。免费服务及设施包含水电、热水淋浴、床上用品、无线上网、夏季空调等,实现“拎包入住”。
  (二)信息推送:向入住者提供招聘信息服务,举办驿站专场招聘会。此外,推介深圳人才政策相关信息,提供城市生活信息和风土人文介绍。
  (三)就业辅导:邀请人力资源顾问、招聘专员等为入住者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
  (四)城市融入:提供城市地图、报刊图书、励志美文等,建立QQ群、微信公号、驿站公告栏、专门活动室,开展城市参观活动、文化体育活动和志愿服务体验等,帮助入住者融入城市。

申请条件

(一)大专以上高校应届毕业生,即将毕业或毕业不满1年;
  (二)在深圳市内无固定住所;
  (三)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或传染病;
  (四)无获准接受该区“青年驿站”服务的历史记录;
  (五)遵守“青年驿站”各项规章制度。

入住流程

(一)网上申请:登陆青年驿站官网,选择入住站点,填写相关信息,上传相关证件的电子版(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申请成功后的3-15日内根据网站提供的查询码查询审核结果。 注:申请人需根据自己的入住时间提前3-15天申请。
  (二)资格审核:由团区委在后台完成条件审核。结果在网站公布,由申请人根据申请时所生成的查询码查询结果。分配原则:根据申请入住时间先后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安排入住,如在同一时间段内,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数超过所能提供的床位数,则根据递交申请表时间先后给予安排。
  (三)办理入住:通过审核后,申请人凭入住申请表、确认短信等证明,在申请入住时间当天办理入住。因故无法按时报到的,需提前告知。无故逾时未报到的,取消入住资格。

合作计划

爱心人士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参与青年驿站公益项目;
  (一)免费床位计划:爱心市民或企业可以向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旗下“青年驿站”项目捐款;
  (二)青年驿站益基金:为青年驿站床位的购买和服务提供资金帮助;
  (三)爱心租房计划:提供无中介、低成本可长期租赁房源及消息;
  (四)求职信息推送计划:提供招聘信息推送服务和就业指导。
给你一本书,让你感受自己的梦想有多大,深圳的舞台有多广,这是出版《毕业不失业》职业辞典的初衷。4大支柱产业、6大战略新兴产业、3大未来产业、8大传统领先行业,130余种职业,深圳各大名企HR的深入讲述,是否已然为你勾勒出了将在深圳出彩的职业轨迹。这本《毕业不失业》是工具书,是职业导航书,更是一本追梦圆梦的宝典,凝聚着深圳共青团一群小伙伴们的热情和记者们的辛劳。


深圳,让千万青年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深圳市青年联合会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尚贤爱才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在全社会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美好愿景,激励着当代青年为人生的目标而奋斗。让梦想照进现实,就是要给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让创新创造的空间更宽更广。深圳,也正不遗余力地给千万青年创造他们人生出彩的机会。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善于抓住机会的城市。从率先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到率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到未来五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每一次率先,都让深圳迅速成为要素聚集的洼地和经济发展的高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深圳深化改革、寻求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阶段,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质上也是人才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我们劳动力的素质、结构等都要同步调整、与之匹配,深圳就为广大青年施展才干、贡献力量提供了这样广阔的舞台。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深圳一直用开放、包容和关爱,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以海纳百川的气派,欢迎怀揣梦想的来深求职青年。深圳不仅在经济上富足,在精神上也是“小巨人”。关爱、奉献、与公民责任意识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敢为天下先”、“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等十大观念深入人心,参加义工、志愿服务、学历、技术、技能、发明创造、表彰荣誉、社会服务等,这让深圳对人才的评价指标更加多维度,让深圳的人才历练更丰富、积淀更深厚。
  给你一本书,让你感受自己的梦想有多大,深圳的舞台有多广,这是我们出版《毕业不失业》的初衷。4大支柱产业、6大战略新兴产业、3大未来产业、8大传统领先行业,130余种职业,深圳各大名企HR的深入讲述,是否已然为你勾勒出了将在深圳出彩的职业轨迹。这本《毕业不失业》是工具书,是职业导航书,更是一本追梦圆梦的宝典,凝聚着深圳共青团一群小伙伴们的热情和南方都市报记者们的辛劳。
  过去的五年,是深圳在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的历史起点上,向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目标奋力前行的五年。未来的五年,深圳将努力建成更具改革开放引领作用的经济特区;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努力建成更具辐射力带动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努力建成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努力建成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在这目标背后,深圳需要练就过硬本领,各行业、各领域的行动派,需要把个人追求与特区未来发展紧紧联系起来的青年才俊,需要各路英才以宽广的思维、厚实的知识、充沛的精力,为深圳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最后,你将在深圳成就自己一段无与伦比的出彩人生。

  • 目录一

  • 目录二

  • 内页

  • 内页

  • 内页

  • 温馨提示

为满足青年学习成才、人际交往需求,引导其养成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打造靠谱的“学习圈”、“朋友圈”,深圳团市委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南山区试点开展了“青春学堂”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经向全市推广,现有16家。
  学堂重点开展以下四类活动:学历教育辅导、就业创业培训、兴趣素养培养和社会基础教育。



学历教育辅导

一是联合高校及相关培训机构,为青工提供报考大专及以上学历考前辅导培训。二是按照企业和青工的需求,提供技能培训菜单,设置培训项目,并充分与“积分入户”政策对接,提高青工的积极性。

就业创业培训

一是职场培训。开设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帮助青工增强职场竞争力。二是创业辅导。邀请青年创业导师讲述“青春创业故事”,帮助青年制定创业计划、提升创业技能。

兴趣素养培养

通过邀请摄影、绘画、烹饪、文学、美容、外语、书法、管理、公益等领域专家,组成各类兴趣小组,帮助青工结合爱好进一步丰富业余生活。

社会基础教育

一是家长学校。主要为有子女的青工提供子女教育培训及子女成长培训。二是婚恋辅导。为有需要的青工提供生理、婚恋、家庭关系、心理调节等方面的知识辅导。

“青春家园”是以社区青少年服务为着力点,以服务社区不同年龄层次、心理文化结构、家庭结构的青少年群体成长需求为核心,提供集教育、培训、学习、娱乐、帮困助弱等内容为一体的社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和发展平台。目前深圳全市已建成“青春家园”已有211家。除服务社区青少年的青春家园外,针对工业园区外来青工开展服务的青春家园也正在建设中。


日常来访与探访

为日常到访的青少年提供图书室、网络室、活动室、涂鸦室、音乐室等娱乐、休闲及同伴群体交往的空间。接访社区青少年,为其提供就业创业、卫生安全、环保、法律法规等政策咨询及资源链接服务。探访社区青少年,为其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及时帮助青少年解决问题。

社区学校服务

承担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工作,促进其树立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设“四点半学校”,为中小学生开展舞蹈、绘画等兴趣辅导。组织“小手拉大手”志愿服务,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服务。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设“七彩小屋”,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等,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成长辅导服务

针对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通过18岁成人仪式、青少年普法知识讲座、心理及情绪辅导、青春期生理知识、历奇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公民素质教育,辅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公民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危机介入服务

通过社区居委会、学校、相关部门掌握社区内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情况,通过心理辅导、家庭访谈等方式矫正偏差行为。指导双待(待上学、待就业)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学习和就业观念,帮助其规划合适的人生路线。接访社区弱势青少年,为其寻求救助渠道,通过申请救助措施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出品:人民网深圳频道 责编:张娜、陈育柱 美编:实习生 袁俪芸 蒋霞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