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深圳市人均预期寿命将达83.73岁

2020年05月23日11: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

  10年后,你的健康水平如何?深圳立下新目标!

  日前,深圳发布《关于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2年、2030年,分别有1—2家、3—5家医院进入全国医院排名榜百强,在应对重大疫情上,深圳也有所布局,将建设国际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传染病医院,构建“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传染病战略储备医院+发热门诊网络医院”为主体的传染病救治医院网络体系。

  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

  根据《实施意见》,在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上,深圳将分两步走:到2022年,率先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成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国内一流的健康城市;到203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实现“病有良医”。

  此外,在具体指标上,深圳也立下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五大类26项指标,提出到2030年深圳人均预期寿命达83.73岁。

  目前,深圳主要健康指标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传染病发病率为396.21/10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持续稳定在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市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74%,2018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健康城市排名中,深圳居首位。2020年,在21世纪经济研究院对17个万亿元GDP城市进行的公共卫生服务指数测算中,深圳排名第一。

  2030年至少3家医院进入全国百强

  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上,未来深圳将着力打造高水平医院集聚高地。

  据悉,通过深化与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以及境内外一流机构合作共建高水平医院、医学院、医学科研机构,未来深圳将推动更多医学优质资源集聚,在肿瘤、心血管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专科疾病防治中心,在儿科、神经外科、口腔、眼科等领域建设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或医学中心。

  在“建高地”的同时,深圳也持续“强基层”。未来,全市将建成11家综合类区域医疗中心、12家专科专病医疗中心和20家基层医疗集团,实现每2万人口左右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机构。

  建设国际一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在疫情应对上,未来,深圳将构建“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传染病战略储备医院+发热门诊网络医院”为主体的传染病救治医院网络体系,完善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救治机制。高标准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医学装备建设,推进实验室、检验检查、医疗救治等装备现代化建设,建设国际一流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传染病医院,所有二、三级医院设置规范化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和负压病房、负压手术室,增配负压救护车。

  与此同时,深圳市委已经审议通过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实施意见,构建覆盖市、区、街道、社区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公共卫生方面,深圳将对标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高标准推进感染性疾病、肿瘤、心血管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促进医防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健康管理。

  健康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深圳成立了健康深圳行动推进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卫生健康委、教育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多部门组成,还包括相关领域专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健康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健康深圳考核评价机制,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考评结果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任用的重要参考,这在深圳也是首次。

  除了组建市级层面的委员会,深圳各区(新区)、各街道也需成立相应的议事协调机构,推动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等“健康细胞”建设活动,建立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区、小区健康联络员制度。(记者 崔 霞 戴晓蓉 通讯员 深卫信)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