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深圳精神 建设幸福察隅

2020年08月21日08:3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原标题:弘扬深圳精神 建设幸福察隅

  雪域边关有深情,高山峡谷映初心。察隅,是一个位于西藏林芝东南隅的边境县、高原县和少数民族县,当地藏语意为“片岩石地”,这里雪山连绵、道路险峻。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圳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抓实援藏工作,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要求“全体深圳援藏干部人才,扑下身子,求真务实,强化为党为国分忧的特区担当,落实先富帮后富的特区责任,发扬艰苦奋斗的特区传统,把特区干部的好作风带到脱贫攻坚一线,勇当对口支援西藏工作的尖兵”。

  深圳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援藏,2016年7月起整体单一对口支援察隅县和察隅农场,现已累计选派援察干部人才114名,其中干部37名,人才77名。实施援藏项目48项,总投资3.55亿元,全力帮助察隅县减贫1514户6335人,贫困发生率从24.7%降至1%,并于2018年年底实现脱贫摘帽。

  “来了就是察隅人,来了代表深圳人,来了就想干点事”,曾担任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组长的顾东忠曾这样说。几年间,从南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一批批深圳援藏干部人才活跃在察隅3乡3镇的3万平方公里山山水水,带来了深圳速度、深圳态度和深圳温度,温暖着察隅百姓,彰显了特区对藏区的深情,恪守着大海对高原的承诺。

  迎难而上:

  把援藏项目铸造为精品工程

  “您是汉族还是藏族?”记者和深圳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组长刘珍春的第一次对话,就“闹了笑话”,惹得一众援藏干部人才笑声满堂。

  去年6月,深圳市选派的第九批援藏工作组9名同志随广东省援藏工作队踏上援藏之旅。选派时,深圳市综合考虑察隅实际情况和干部人才需求,按照缺什么派什么的原则,增加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方面干部和人才比例,优化援派干部人才结构,9名援藏干部人才全部为大学以上学历,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人,有8人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既有植物学、畜牧、果树专业干部,也有建筑、医学、教育专业人才,是一批年纪轻、学历高、又能打硬仗的“硬干部”。

  一年时间过去,9名年轻的“老深圳”都变得皮肤黝黑、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些高原红,几乎与“老西藏”无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察隅县面积有15个深圳大,县城距林芝市区有10个小时车程,从县城下一趟乡经常得走六七个小时的山间砂石路。要想为察隅的脱贫攻坚趟出一条路子,首先要走遍这里的山山水水。悬崖峭壁间,雪山屹立、怒江咆哮,在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县住建局副局长范艳坤的记忆中,有很多千钧一发的险境。

  今年4月,刘珍春和范艳坤等援藏干部前往竹瓦根镇嘎达村调研,返回时在益秀拉山海拔4500米的位置遇到雪崩,他们在高寒缺氧情况下被困了3个多小时,后来赶来的养路工人在雪地中开辟了一条两边都是2米多高雪墙的道路,援藏干部们才通过。其实,在下乡途中,雪崩、泥石流等情况时有发生。

  几个月里,援藏干部们迅速沉下身子开展调研,走遍察隅县6个乡镇,全方位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熟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守土固边等方面情况,听取当地干部群众对援藏工作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工作组提出了援藏“123”工作思路,即1个目标:弘扬深圳精神、建设幸福察隅;2个原则:充分发挥深圳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察隅当地潜力;3项措施:以项目援藏完善基础设施,以消费援藏促进产业发展,以组团式援藏提升公共服务。

  “深圳援藏干部普遍素质高、热情高、站位高,他们作风过硬、理念先进、勇于担当,给全县做出了榜样。”林芝市副市长、察隅县委书记扎西平措说。

  58户村民即将从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悬崖村迁往资源丰富、宜业宜居的竹龙巴;目若村农家旅游驿站工程完成45%,预计再过3个月可以完工;吉祥小区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将大幅提升县城形象和交通便利度;投资8000余万元的察隅县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和室内外装修已经完工,正在着手设备采购……

  “苦功夫”之下,是对“高标准”的坚持。深圳援藏干部人才发扬“特区精神”,按照“深圳质量”“深圳标准”,正在把一个个援藏项目铸造为惠民利民的精品工程。

  雪中送炭:

  “越艰难的地方,越需要我们”

  “从鸡鸭鹅、猪牛人挤在一起的木头平房,搬进两层花园楼房,我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站在自家新房门前,察隅县竹瓦根镇雄久村村民次仁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次仁说,雄久村20多户人家全是藏民。新家的院子宽敞,可以种上菜、栽上花,二楼的大露台还可以搭个阳光棚,种上葡萄、摆上茶几,闲时坐在阳台上喝碗酥油茶……

  看着深圳援藏干部通过手机展示的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的效果图,藏族姑娘曲措说,自己家所在的察瓦龙乡目巴村只有十几户人家,是一个趴在峡谷悬崖上的村庄。全家都期待着,早日搬到环境优越、气候温和的竹龙巴。

  察隅县的很多村庄地势险峻、交通不便、自然资源匮乏、农耕收入微薄。为此,深圳每一批援藏工作组都坚持把援藏资金用在刀刃上。哪里条件最艰苦,哪里需求最迫切,工作组就去哪里,援藏项目就往哪里放。“深圳援藏干部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展现了特区人的精神风貌,非常值得尊重。”察瓦龙乡乡长吴明军说,深圳援建的几个小康村项目选址,原本不在察瓦龙,但经过实地调研后,深圳援藏工作组发现偏远的察瓦龙更为需要,便决定把资金投了过来。

  “小康村项目都是在石头缝里、石头堆上建起来的。”在建设过程中,援藏工作组先后数十次深入察瓦龙乡、古拉乡各村庄实地调研察看小康村建设进展情况,确保援藏项目能够更好惠及当地农牧民。“越艰难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去”,秉持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初心,深圳目前正在推进的16个小康村建设项目,都选在了察隅最落后的地方,新的小康村基础建设完善、住房宽敞明亮、水电路讯网全通入户,村道四通八达,满足群众的安居、就医、就业、创业等需求。

  “‘锦上添花’的事他们少做、甚至不做,‘雪中送炭’的事他们常做、用心做。”林芝市委副书记、市长旺堆评价,深圳援藏察隅工作组立足察隅县集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于一体的实际,坚持把重点放在农牧区、把实惠带给农牧民,把援藏资金向基层农牧区倾斜,实施了察隅县小康示范村、解困安居工程、自来水改造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这种勤奋、刻苦、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让当地干部群众印象深刻、深受感动。

  民生为本:

  “组团式”开展医疗教育援藏

  察隅县原有的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医疗条件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2018年4月,王甘露随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三级对口帮扶交流团到察隅交流医疗帮扶工作时,就被眼前所见所震撼。“整个卫生服务中心的环境都非常差,电梯没法用,灯都是坏的,我们做手术的时候家属还坐在旁边围观。”王甘露抓住创建“二乙医院”的契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着力,重点提升疑难病、危急重症独立诊疗能力。此外,他还将深圳现代的医院管理体系带到了察隅,实施精细化管理,灌输医院分级管理理念,修订落实68项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家长式”管理模式,健全绩效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

  在王甘露和宝安人民医院(集团)支医团队共同努力下,现在,察隅县的老百姓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满足,转院率下降85%以上,不仅摆脱了“转院医院”的不光彩帽子,还使察隅县人民医院成为整个林芝市数一数二的“家门口的好医院”。

  一场跨越3000公里的“生命救援”,让曲珍一家至今感念深圳的好心人。曲珍10个月大的孩子罹患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地医院无力救治、生命垂危。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在开展医疗帮扶时,了解到孩子的病情,一场“生命救援”随即展开。患儿从西藏飞抵深圳,被紧急送往深圳市儿童医院,经过半个月的全力救治,患儿成功手术“重获新生”。手术成功了,孩子得救了,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县卫健委副主任刘镇平感念至今,“我们在西藏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深圳这座爱心之城对援藏工作源源不断的支持,是援藏干部最坚实的后盾。”

  和刘镇平一样,深圳援藏干部、察隅县教育局副局长张文华也时常被高原上的人和事所感动。在古玉乡中心小学走访的时候,张文华收到了藏族学生索朗旺姆的一封信,信中说,“虽然我们不认识,但是您的教学,让我感到很亲切,希望有缘再见!”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短短的逗留,在“索朗旺姆”们心中,竟是“幸运”和“幸福”。目前,察隅县约有400名在编教师和4000名在读学生。张文华说,深圳教育人在察隅所作所为的价值,就是“为了四百分之一和四千分之一的改变”。

  医疗和教育,都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都需要久久为功。在察隅,多年来,深圳援藏工作组一直聚力开展“组团式”医疗教育援藏工作,一茬接着一茬干。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深圳市援藏工作组深入开展援藏助学工作,软件、硬件两手抓,推动察隅县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开展“柔性人才”暨深圳名师入校教研活动,先后引进24名深圳名师深入察隅县各学校;筹集50万元社会资金,设立察隅县优秀师生深圳研学基金;募集80万元,开展“援藏助学·大爱扶贫”活动;动员深圳爱心企业捐赠280万元援建古拉乡中心小学学生宿舍楼。

  在医疗方面,深圳先后选派7批次45名医疗人才进驻察隅,选派21名察隅县医护人员到深圳进修;捐赠价值1000余万元的药品、医疗器械、办公设备;纵向建设“医共体”,横向建设“医联体”;实行以创带建,推动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创建“二乙”工作,2019年12月顺利通过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评审。新建县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将有力改善察隅县卫生服务水平。

  产业为基:

  来了就是察隅人 来了代表深圳人

  在察隅做了十几年汽修生意的王冬健,最近将汽修店搬进了位于县城近郊的察隅县汽修市场。“这边空间宽敞,卫生条件比较好,很多修理厂都搬了过来,很方便。”

  今年5月,由深圳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组打造的重点援藏项目察隅汽修市场正式对外营业,这是察隅第一家集大、小车维修、配件、养护为一体的专业化汽配服务基地,对于察隅旅游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来说意义重大。在不久的将来,察隅县至墨脱县公路通车之后,途径的旅游车辆,都可以在这里享受更加专业的汽修服务。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对口支援以来,工作组通过利用深圳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援藏资金、市场等资源优势,助力察隅发展特色产业,发挥产业造血功能,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利用察隅河谷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等气候条件,猕猴桃种植专家郑天成,在察隅县夏尼村培育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隅猕香”猕猴桃,并在援藏工作组的帮扶下将种植基地做强做大。如今,香甜可口的猕猴桃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高端品牌策略让当地村民年平均增收4000多元。

  通过实地考察,深圳援藏工作组重点助推察隅发展茶叶和猕猴桃种植、藏鸡和生猪养殖等产业。其中,工作组积极沟通联系,着重打造察隅茶叶产业,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多次商谈,成功促成易贡茶场与察隅农场签订茶叶战略合作协议。

  “来营地工作后我收获很多,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得到了专业培训,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在林芝华侨城南山国际汽车营地工作的藏族姑娘曲吉尼玛高兴地说。深圳援藏项目——林芝华侨城国际汽车营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已成为林芝全域旅游的新标杆,是318国道上一处自驾游的网红打卡胜地。这个由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和华侨城集团投资援建的项目,在2019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该项目自2019年起,将连续10年每年提供500万元用于支持察隅县精准脱贫工作。

  此外,工作组还力推察隅农场产品包装中心、铁皮石斛种植园区、天然有机化肥厂等三大产业壮大工程,并推出安居惠民工程,建设察隅农场困难职工安居项目。

  来了就是察隅人,来了代表深圳人。深圳援藏干部人才始终坚持把深圳好的理念、好的做法融入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用实际行动让“深圳速度”“深圳态度”和“深圳温度”在察隅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记者 方慕冰 实习生 沈心怡 通讯员 莘祖轩)

(责编:陈育柱、李语)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