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以环讲述深圳如何破冰跨境医疗

2021年03月08日11:26  来源:深圳商报
 
原标题:深港看病那些事

  深港澳医疗协同发展是“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牛年开年,深圳推出了《关于加快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若干措施》,为港澳居民在深发展提供便利,也为深圳市民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医疗服务。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做客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5分钟》栏目,讲述了跨境医疗破冰过程中的故事,也解读了文件出台背后深圳为成为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新高地所做的努力。

  “通”:打开深港病例互通大门

  香港和深圳看病就医在程序制度等方面有很多不同,跨境就医面临着规则衔接和要素流动不便的问题。以往,香港居民在内地生活,有了小病小痛如果在内地就医需要自费,不想自掏腰包就得回港。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香港人都会选择回港就医。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很多香港人滞留在内地不能便捷地回去就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深圳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授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对符合滞留在广东的患者进行复诊援助计划,给予一定补贴。提供复诊服务的前提是双方病例要连通,于是在两地病例首次实现互通的情况下,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共计为滞留在广东的3.8万名香港居民提供了复诊医疗服务。

  “病例互通连通,既解决了广大港籍患者的燃眉之急,也开创了深港医疗深度融合的里程碑。”吴以环说,这一“通”,让香港患者在深圳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他们在内地居住、融入国家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深圳也希望借这一契机继续推动深港医疗跨境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医疗探索出一条路子。

  “堵”:同一技术徒弟干得了师傅干不了

  有“通”,还有“堵”。吴以环介绍了跨境医疗合作存在的“堵点”,境外“师傅”和内地徒弟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早年内地医生去香港学习生殖技术,学成后得到国家给予的相关资质,在内地推广使用这一技术。深港合作日益密切以后,原来培训内地医师的老师也来到深圳行医,虽然他们是这一技术的“一把刀”,但他们未能获得行医资格,就出现了“徒弟干得了、师傅干不了”的情况。

  据介绍,目前港澳地区与内地医疗行业规则衔接和资源要素流动方面仍存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制约,限制了港澳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跨境流通对接,包括湾区三地医疗人才定级考试和资质认可难以对接,港澳居民在就医转诊、急救转运、医保结算等服务协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境外药品、医疗器械准入滞后,高水平的深港医疗合作平台仍然偏少,需要在协同发展上探索更开放、更全面、更系统的创新路径。

  “我们要运用特区立法权来解决难点问题、堵点问题和制度上的壁垒问题,为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保驾护航。”吴以环说。(记者 彭琰)

(责编:刘淞菱、陈育柱)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我们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