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频道

深圳形成“15分钟社康服务圈”

2022年07月17日09:34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小字号

原标题:深圳形成“15分钟社康服务圈”

  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诊疗、预约、转诊、家庭病床……在深圳,352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扎根在每位市民的家门口,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每天出诊看病,他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用实际行动当好居民的健康管家。

  1996年,深圳已经在全国“先行示范”,开展社区健康服务。深圳常住居民(户籍或在深居住半年以上)都可以与家庭医生团队免费签约。据市卫健委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有833家社康机构,签约家庭医生的常住居民约400万人,建立家庭病床10946张,已形成“15分钟社康服务圈”。

  筑牢疫情防线,为居民守好健康大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深圳社康中心的家庭医生们严守社区防控的“最后一米”,切实为居民守好健康大门。

  “阿叔,请到这边来,这里有为老年人开设的绿色通道。”近日,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中社康中心胡燕芬医生忙着引导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胡燕芬介绍,疫情期间,家庭医生们坚守阵地,开展采核酸、打疫苗、“三人小组”上门为居民测体温和做健康评估等工作,筑牢疫情防线。

  “李医生,我在家里找东西,不小心撞到了柜子,胸口疼痛,担心会不会骨折,可以送我到医院就诊吗?”晚上21时许,24小时医疗保障手机响起,福中健康服务中心李丽珊医生接到市民张先生打来的求医电话。由于张先生居住在高风险区,须送往定点医院检查。“在5分钟内,我们联系好定点医院,20分钟内,张先生上了前往医院的救护车。”李丽珊说。

  当晚,张先生就在医院排除了风险,特意给社康中心打来致谢的电话。“为家庭医生点赞,他们真是我们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张先生说。

  服务送上门,病床“搬进”居民家中

  作为居民的健康管家,深圳的家庭医生服务不是由一个医生提供,而是实行“2+X”的团队服务模式。其中,“2”是必需的,包括全科医师和社区护理人员;“X”是按需选配,包括公共卫生医师、专科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社(义)工、社区网格管理员等。

  家庭医生服务主要在社康开展,如果是行动不便或是符合居家健康管理条件的居民,也可以申请建立家庭病床,享受上门诊疗服务。

  范阿婆是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因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需定期更换留置尿管。自从签约了家庭医生后,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蚝二社康中心为其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范阿婆“在家住院”两年,家庭病床服务小组定期进行上门随访及居家指导,并通过微信保持着紧密联系,及时解答患者的居家护理咨询,和患者家属建立了深厚的医患情谊。“感谢医护人员两年如一日的护理,解决了我们家庭卧床患者就医的大难题,让病人在家就可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范阿婆的女儿说。

  目前,深圳市家庭病床的服务对象被扩大到了13类,其中包括气管插管后、鼻饲或者持续导尿,需要定期进行治疗或者护理的患者;压疮、造口、失禁患者等。

  依托全科与专科双向转诊机制,医院专科号源优先配置社康机构和全科医生使用,居民可以通过家庭医生优先诊疗、优先检查、优先住院。高血压、糖尿病等8种疾病患者在社区首诊可享受233种药品打“5折”,签约家庭医生后打“2折”的医保用药优惠政策。

  到2025年,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达到70%以上

  57岁的李阿姨是一名“老糖友”,签约宝安区中心医院福中福社康中心余汉兵家庭医生团队,但血糖总是控制不好。近日,余汉兵家庭医生团队和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赵禹博士敲开了李阿姨的家门,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一起为李阿姨面对面诊疗。李阿姨和家人意识到糖尿病的并发症后,从社康转到医院治疗,空腹血糖基本达标,目前血糖控制较好。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需长期坚持规范用药。为了更好地管好慢性病患者,深圳以“两融合一协同”为抓手,正在全市社康力推由全科医生+专科医生模式,试点开展“全专协同”家庭访视和会诊服务,让患者享受院前、院中、院后全病程跟踪管理。

  “十四五”期间,深圳持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品质,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激励机制,以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10类人群为重点,建立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以健康管理结果为绩效目标的门诊慢性病医疗保险支付政策,更好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到2025年,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0%以上。(首席记者 罗莉琼)

(责编:陈育柱、李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