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你读书的样子真好看

在深圳这座城市的各个角落,有一种神奇的景象在上演
——人们在各色风景中,随处可见的是书本的陪伴。
在宁静的书店里,老者手中捧着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
在繁忙的地铁上,上班族在拥挤的列车中沉醉于书海,无论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让他忘却了周围的喧嚣。
在街头巷尾,小摊主抓住空隙,匆匆翻阅旧书的书页,为了寻找一段已经被遗忘的故事。
在党群活动中心、在咖啡店、在24小时书吧、在机场、在高铁站……
不论是繁忙还是休闲,不论是年轻还是年长,四处都弥漫着浓郁的阅读氛围。
这里,书是人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伴侣之一,每个角落都是一个自由的图书馆。
城市的每盏灯火和每束星光都在见证着深圳人的阅读情怀。
阅读,作为一种全民素质的重要表现,对于城市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深圳,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更是一座书香满溢的阅读之城。
第一座为阅读立法的城市
第一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城市
第一个以书城命名书店的城市
第一个推广“全民阅读”、开展“读书月”的城市
第一个建设“24小时书吧”的城市
……
这座城市因热爱阅读而受人尊重。
一人一书、一桌一椅,构成属于读书人的一方天地。唰唰纸声、沙沙笔声……
与书本的邂逅让人心旷神怡。
寻觅一个安静的角落,在书海中徜徉。
身处人群之中,读书人依旧那样专注,书里的魅力让呼吸都变得安稳。
拿起一本书,听书页翻动的簌簌声,闻字里行间的书墨香,为自己寻找片刻的宁静。
在深圳,阅读已然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8本,其中纸质书6.33本,电子书11.66本,远高于全国人均阅读量(纸质图书阅读量4.76本,电子书3.30本)。
大家的阅读热情,不仅仅是在书籍里寻找知识,还有各类书展、文学沙龙、读书会等社群活动。
这种热情感染着更多人共赴阅读盛宴。
积极参与阅读的热情也体现在互联网上,各种社交媒体和网络阅读平台上,大家积极分享书店、推荐书目,为阅读文化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如何将深圳人阅读的意愿转化为行动?
阅读场所功不可没。
图书馆、书房、书店等阅读场所的建设,让大家走出家门,就能找到读书的地方,找到喜爱的书籍。
遍布全市的1000余座图书馆和700多家书店,将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气质点缀得更加厚重。
深圳有中心图书馆、区域图书馆、社区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各类馆藏丰富、设施一流的图书馆。
截至2022年底,深圳共有公共图书馆(室)779个 ,各类自助图书馆307台。它们共同形成了覆盖深圳市所有街区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体系。
图源:深圳图书馆
深圳的阅读场所不仅分布在市区各个角落,还提供了各种语言的书籍和数字化资源,满足不同背景和需求的读者。
同时,在设计上注重创新和舒适性,吸引了更多人前来读书自习。
这些阅读场所还为城市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契机。文学讲座、主题展览、书画联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书香传播得更远。
无论对个人还是城市而言,阅读都是最重要的投资之一。
深圳对于阅读领域的扶持可谓多方位、全覆盖,为城市的阅读文化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推动阅读文化的坚定倡导者,深圳通过各种途径积极推广阅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对全民阅读作出部署,建立书香社会,让人人爱读书、到处有好书的信念深入人心。
“深圳读书月”自2000年创办至今,已成为“深圳十大文化名片”,更成为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的标杆样式之一。
……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
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无论哪种阅读方式,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中,涵养了我们的精气神。
阅读,是美好的遇见。
因为阅读,我们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因为阅读,我们不断创造更美的深圳。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策划:钟旭辉
文字:薛永利
图片来源:钟汝芳 邱悦 张弛 薛永利 刘嘉雯
设计:张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