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做了一个“奢侈”的决定!
这个月,你有感受到什么不同吗?
此时,如果在深圳街头,随机问一个深圳人:“这个月是什么月?”
他大概率会脱口而出:“读书月啊”。
△日落斜阳,沉浸阅读的深圳人。
有深圳人在朋友圈如此形容读书月——“打开了,形成了,通顺了”。
是啊,回头看,读书月已经举办二十四届了。
坚持,向来是有力量的。
这力量映照在每个深圳人身上,
于是,阅读之风正如11月温润的秋风,
飒爽在城市的每一个街角。
朱光潜说,“无所为而为的玩索”是最崇高的理想。
读书,尤其是读闲书,大概可以归于此类。
不为什么目的,也不需要刻意攻读、备考。在某个瞬间翻开书页,钻进另一个世界,就像到一个个世界上最杰出的人家里串门。
兴致来时,无论何时何地,读个酣畅淋漓,全情忘记周身的空气。
即便茫然不解,或合上书不辞而别,也全凭自我决断,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若是拥有闲暇,那就再好不过。
读红楼对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浮想翩翩,读霍金一起探寻宇宙时空的本质,读康德为人类理性划定界限,读马克思把颠倒的世界再颠倒过来。
读孔孟老庄,读鲁迅钱钟书沈从文巴金,读卢梭伏尔泰叔本华尼采,读萨特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
去感受存在,感受烟火,感受喜悲,感受宏大,感受微观,再感受自己。
去抵抗怀疑,抵抗虚无,翻山越岭,穿越古今,再接纳自己。
最为自在之事,莫过于如此了。
有人说,生活在快节奏的深圳,我们面对的问题过于现实与具体,
简言之——面对现实问题,读书无用。
正如,当一个方案反复修改让你抓耳挠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不能“解救”你当前的困境。
当地铁延误无法按时打卡,思考物种起源、历史更替,怎能让列车加速半分?
当焦虑和情绪涌上心头,宇宙浩瀚,数千光年外的星系演化,又与我何干?
面对这些来自现实的疑问,回头再坚持读书绝非一件容易之事。
但,读书却不可急功近利。
读书,正如日常吃下的五谷杂粮。虽不见其踪影,却在时间的作用下,构筑成你生长的血与肉,外化为你的精神和气质,表现为你的谈吐和修养。
“书籍如同种子,可以休眠数个世纪,然后在土地里开花结果。”
这个道理,深圳人懂。
坚持24年的读书月便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甚至骄傲地说,“吃饭都要谈工作”的深圳人,读书成绩颇为亮眼。
根据《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3》,深圳居民图书阅读的日均时长为68.98分钟,2022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量约18本。
无论是时长还是阅读数量,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在有限的时间里,深圳人选择用阅读打开自己的新视界。
爱阅读的你我,组成了书香的深圳。
这分明是一种向上的城市气质。
读,还是不读?
读,便是了。
前段时间,来自深圳的招商银行职员海漄获得了雨果奖。
他的采访里有一句话充满想象力,“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会去仰望一下星空。”
采访里还有另外一句话:“我在地铁上有时候也能看到读书的朋友,这真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这很真实接地气,也很有深圳特色。
阅读,确乎让深圳人在思想的浩瀚宇宙里仰望星空。
因为全民阅读,深圳被评为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
因为全民阅读,深圳上了热搜。
只要翻开社交媒体,搜索“深圳+读书”,我们可以瞥见更多线索。
在深圳,读书小组成群结队,组团读、一起读成为风尚。
无论在地铁,还是公园、广场、咖啡馆,都有深圳人捧卷沉浸阅读,更不消说在图书馆与书店。
还有更多的深圳人,无分男女老幼,都在默默用阅读,滋养浇灌着自己的思想之花。
△24小时书吧,永不打烊的书香。
对于读书这件事,深圳人也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发挥。
读书有时间限制?那便建起24小时图书馆,让阅读畅快无阻,不再拘泥。
阅读需要浪漫?那便将山海与书相连,于是灯塔图书馆、白鹭坡书吧等应运而生,“山海有诗意,书香最深圳”。
阅读也需要有特色?愈欣书店、旧天堂书店等独立书店遍地开花。
……
对于深圳人,这些努力与探索都指向一个方向,那便是——回到阅读本身。
给文明以岁月,给岁月以文明。
回望人类数千年历史,书籍与阅读其实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奢侈的存在。
而文明的传承,恰恰最需要靠阅读打破时间的枷锁。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个打开手机便能搜索一切的时代,
坚持全民阅读的深圳,实在很酷!
有一种观点说,书承载着人类的共同记忆。
而我们,是世界上唯一可以通过阅读,直接分享先辈智慧的生物。
令人动容的是,在读书这件事上,深圳与深圳人不谋而合。
每到11月,在舒爽的秋日,深圳“文化的闹钟”——读书月,如约响起。
今年,已是第二十四届。
如果仅仅是口号式呼吁,那就不足以称之为“闹钟”。
本届读书月以“阅历史文脉 读现代文明”为主题,339项、2000余场文化活动在“闪烁”在深圳的各个角落。
其内涵与丰富程度,或许只用“盛宴”来表示。
读书的精髓在于挑选。
生有涯而知无涯,即便每周读一本书,人的一生也不过只能读寥寥数千本。
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焦虑,点亮读书风向标。
思想需要激辩、碰撞、共鸣。
今年读书月便围绕“城市精神漫游:科学×人文×艺术”的年度主题,邀请名家学者开讲。
“大概这就是追星吧。”有深圳人在活动现场如此感慨。
读书需要共情。
于是,2023南国书香节暨第五届深圳书展开幕了,深业上城汇集了深港两地书店与出版社书摊展位的“幸福廊桥”书市也开了。
而在“当创新之城遇上浪漫之都:深圳·杭州的文化对视”的4场双城名家对谈中,我们看到了深杭双城的城市精神与文化记忆。
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书体书店何去何从?
本届读书月首次策划“书·城市·生活”书店人大会,邀请28座城市,46家最具代表性的实体书店主理人集结深圳,一起探讨书店行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
…………
以上仅仅是本届读书月的回眸一瞥。
举办了二十四年的读书月,无疑是一种高贵的坚持,是深圳坚持长期主义的具体表现。
如此坚持,也给了深圳人仰望星空的底气和方向。
话说回来,不也正是因为热爱阅读,并敢于实践,深圳人才能不囿于方寸之地,才能拼出一个大世界?
也可以说,深圳本身,便是阅读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
这里,因热爱阅读而受人尊重,因热爱阅读而充满希望。
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策划/文字:钟旭辉、刘嘉雯
图片:钟汝芳、邱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