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频道

时潇含:“我写的未必是深圳,但笔下无处不是深圳”

2024年05月07日19:14 | 来源:青春深圳
小字号

原标题:封面人物丨时潇含:“我写的未必是深圳,但笔下无处不是深圳”

  校门外的煎饼摊、定山老家的蒸米粑、梅林农批市场的花鸟鱼虫……是她笔下的人间烟火;

  布拉格的夕阳、多瑙河的长风、法国五月的铃兰花……是她心中的诗和远方。

  作为一名准“00后”的深二代青年作家时潇含,年仅24岁已出版三部散文集,印刷总量达20万册,作品曾入选第八届“深圳十大佳著”。

  她是深圳最年轻的中国作协会员,也是深圳少先队队刊《红树林》杂志的签约作家,入选2023年“深圳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暨“深圳好青年”。

  这颗文坛新星是如何炼成的?旅行和写作对她意味着什么?在深圳的成长经历给她带来了哪些影响?一起走进时潇含的文学世界。

  青春深圳,绽放梦想的摇篮。在鹏城大地,“青春深圳”和“湾区青年”相互吸引、相互成就的故事,每一天都在发生。

  为追寻榜样力量,弘扬“五四”精神,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联合深圳报业集团,开设“封面人物x湾区青年”专栏,讲述一众湾区青年乘风破浪,用智慧与奋斗浇灌梦想之花的故事,敬请垂注。

01

初踏文学路

《红树林》让她尝到写作“甜头”

  谈及如何踏上写作的道路,起点似乎已模糊不清。但在时潇含的印象里,初次尝到写作的“甜头”,还要追溯到小学三年级。当时一本名为《红树林》的少儿杂志风靡深圳校园,从小喜欢阅读的时潇含尝试向《红树林》投稿,一投即中,这给了她极大的鼓励。

  “平时全班同学一起看的杂志,竟然刊登了我写的文章,这给三年级的我带来了很大的成就感。”时潇含回忆道,“记得当时还收到了20元的稿费,凭稿费单去邮局领取,很有仪式感。”

  来自外界的鼓励在时潇含心中种下了创作的种子,让她在学生时期就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写作,并收集自己的文章,最终汇集成了18岁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云在青天水在瓶》。

  “我以一种深久的不安,看着时光一点一点冲淡百年的印记;我以一种忧伤的不安,看着灯红酒绿弥漫天地;我以一种激愤的不安,看着昔日的繁华都化为残垣。”

  这段文字是15岁的时潇含,为战争和无知所破坏的文物古迹而发出的惋惜。这部中学时期写就的作品,记录了她日常的所思所想,大部分文章与应试作文的要求背道而驰。她表示,对于热爱文学的中学生来说,不带目的性的写作是更顺其自然的过程。

  时潇含已出版《云在青天水在瓶》《我有所念食,隔在远远乡》《无尽的远方》三部散文集。

  时至今日,时潇含仍然十分看重写作的纯粹性,与其将作家作为职业道路,她更希望将写作当成不可或缺的爱好。“我希望可以随心所欲、由心而发地写作,不功利地写作。如果为了得奖获利而投其所好,可能就失去了写作的乐趣。”

02

生活即文章

“吃货”的书里也是吃的

  如果说第一部作品还是较为稚嫩的青春文学,那么第二部作品《我有所念食,隔在远远乡》则尽显其“吃货”本色。离开深圳到北方上大学的时潇含,得以在空闲时间游历祖国大地,尝遍八方美食。深受汪曾祺等前辈影响,时潇含擅长以美食作为切入点,透过味道展现风土人情,通过食物讲述人间百态。

  在众多写“吃”的文章中,《北门外的菜煎饼》最广为流传。那是一家开在山东大学北门的煎饼店,时潇含在和老板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得知,这个经营了7年的小店即将转让,带着对这份熟悉味道的不舍,她写下了关于煎饼店的文章。

  “他和他的小店一样,有一种生气和生活的痕迹存在,所以每次站在门口听到音响里大嗓门歌唱的欢快音乐,看见墙上大红色的窗花都有一种舒坦的感觉。”

▲山东大学北门外的菜煎饼店。来源:时潇含 摄

  文章一出,勾起不少山大学子的回忆。他们有的已经工作,三五老友结伴相约,赶在结业前再去吃一次菜煎饼。有的从校园恋情步入婚姻殿堂,当初一分为二的煎饼成了两人爱情的见证。

  纷至沓来的留言带给时潇含很大的感触。“我感到别人的回忆和情感通过我的文字流动起来了,文章不再停留于纸面,而是让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结,”时潇含感慨道,“这种联结成为激励我写作的动力源泉,写作也倒逼我去观察生活,挖掘平凡生活中的闪光点。”

03

是青年作家

也是“不安分”的深二代

  在时潇含身上,除了“青年作家”之外,被提及最多的标签是深二代。

  和许多父辈来深打拼,在深圳出生长大的孩子一样,在时潇含心中,“故乡”的概念是模糊而复杂的。她曾在文章中写道:“在我18岁离开深圳之前,我从未认为深圳是我的故乡,故乡存在于父辈的口中,是过年的时候装着年粑和豆粑的水红色塑料袋,是写着‘化肥’的编织袋里的豆角和老母鸡。”

  然而,直到她离开深圳,直到她走出国门,深圳作为家乡的面貌才渐渐清晰起来。2019年,大三的时潇含到法国交流学习,游历欧洲十余个国家,和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人们对话。在不断探索异域的过程中,时潇含对家乡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写的未必是深圳,但笔下无处不是深圳。”在散文集《无尽的远方》中,时潇含的“乡愁”渗透在字里行间:当她在柏林品尝炖猪肘时,不自觉地对比起广东的猪脚海带黄豆汤;当她在里尔度过漫长的冬季时,不禁开始想念深圳的“秋老虎”;当她被疫情困于异国他乡时,尝试用匮乏的食材做出“家的味道”。

  “深圳的城市气质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的一部分,在我离开深圳后,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我身上所有的印记都是由深圳这座城市带来的。”

  在她看来,深圳留给深二代的印记是一种“不安分”,或许因为父辈正是改革开放后那一批在内地“不安分”的年轻人,所以他们也鼓励自己的孩子大胆尝试,不必循规蹈矩。也正是这种“不安分”,让时潇含勇敢地追逐文学梦,挑战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11月,时潇含的新作即将问世,再次回到深圳学习和生活的她,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将呈现更多“深圳元素”,让更多人看到深圳诗意浪漫的一面,也为厚植深圳文化土壤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青春深圳x深圳特区报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