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深圳:市民举步可达“十分钟文化圈”

2024年08月26日11:03 | 来源:深圳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市民举步可达“十分钟文化圈”

  ▲南山书房·弘毅阁阅读氛围浓郁,市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 严文婷 摄

  走出家门,举步即达“十分钟文化圈”。轻点指尖,云上尽享诗意栖居。在深圳,随处可见、时时可享的各类优质文化资源,已成为这座城市最美风景线,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有力满足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高质量文化服务直送基层

  “深圳的商圈已经next level!”在社交平台上,频频有网友这样感慨。在街头LIVE演出感受超级音浪,在街角与各类艺术撞个满怀,有时甚至能“一秒穿越大唐盛世”……除了“吃吃吃、买买买”,近年来,深圳为商圈注入了更多内涵,用文化为城市消费赋能。在全国首创“公共文化进商圈”,以深圳节日大道为原点,与华强北特色文化街区、水围1368街区及深业上城等商圈串珠成链,开辟了公共文化服务新阵地。文化和旅游部对此高度肯定,认为“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示范性,反映出当地注重深化改革、提供创新经验、发挥示范作用”。

  除了商圈,深圳还常态化开展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惠民活动,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超过5.6万场次。全市223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82607名注册志愿者常年深入基层,开展“文义惠鹏城”“文化钟点工”“书香义工”等文化志愿服务。

  图书馆总分馆制实现了“全城一个图书馆”,市民对此已经十分熟悉。近年来,文化馆总分馆制同样成效显著,基层资源与总馆资源互联互通,强化总馆资源精准配送,推动优质文化活动直达基层。深圳市文化馆联合各区文化馆及13家社会服务点建立深圳市全民艺术普及总分校体系,认定33位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广受认可的资深老师为推广人,累计开展全民艺术培训近8万课时,惠及市民逾百万人次,全民艺术普及体系覆盖全市每一个街道、社区,为全体市民提供无差别的高质量艺术普及服务。其中,“青年夜校”等活动备受瞩目,每次上线都吸引大批市民踊跃报名。

  “十分钟文化圈”便捷可达

  各类文化活动可以直达基层,离不开近年来深圳公共文化设施布局的不断优化,一大批体现城市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公共文化设施出现在广大市民群众身边。2023年底,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美术馆新馆在龙华区建成开放,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同样位于龙华区的深圳市文化馆(新馆)主体钢结构顺利封顶,将于2025年底竣工。加上近年陆续建成投用的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龙华区简上体育综合体等区级,以及更多街道、社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形成相互呼应的城市文化群落。截至2024年6月,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公共图书馆(室)、自助图书馆1217个,包含公共图书馆(室)895家,各类自助图书馆322台。现有文化馆(站)88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715个,基本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十分钟文化圈”更加优质和便捷可达。

  深圳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精心打造群众家门口的高品质文化空间。深圳图书馆与前海管理局共建贸易主题特色分馆、与招商银行共建金融主题特色分馆;福田区新创建时尚美学艺术空间,建成开放全国首家青年主题文化馆福田“梦工场”;全市100多家集高颜值环境、高标准服务、高科技手段于一体的新型文化空间遍布城市各个角落,“智慧书房”“悠·图书馆”“南山书房”“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成为新的城市文化名片。

  线下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线上公共文化服务也更加精细化、个性化、便捷化。在i深圳城市服务平台,公共文化场馆实现“文艺一键通”。建设“数字图书馆”,优化“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功能,数字服务突破时空限制,让广大读者更加容易获取。上线“深圳市文化馆云平台”,依托文化场馆官网、微信公众号、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等载体,将公共文化线下服务场景同步搬到线上,广泛开展云阅读、云演出、云培训、云展览等活动,市民无须到馆便可享受到便捷服务。依托云平台和新开发的“全民艺术普及”小程序,为市民群众提供菜单式、订单式艺术培训服务,鼓励拼团成班,根据需求开课,大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精细化个性化水平。(记者 马君桐)

(责编:刘森君、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