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胡小跃谈《巴黎猎书客》:一本关于书的书

李语 刘森君
2024年08月26日16:1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巴黎猎书客》,胡小跃著,深圳出版社2024年9月出版。

胡小跃在图书室查找资料。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近日,2024南国书香节上,由深圳出版社出版,讲述中国出版人在巴黎寻找好书、访问出版社、采访作家、观察法国社会的文化散文集——《巴黎猎书客》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大量读者的目光。

该书作者、出版人胡小跃从事法国文学翻译、介绍和出版近30年,从法语国家引进优秀图书300多种,被誉为“法国文学在中国的主要摆渡人”。

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

人民网:《巴黎猎书客》与市面上的同类书有什么不同?

胡小跃:它既正面介绍书,谈论书,分析书,也关注书后的人物,比如作者、图书编辑、出版人甚至书商。

我试图立体地勾勒出书业的全貌。如果说直接谈书的书比较常见,书后的故事人们就不一定熟悉了,而讲述书后故事正是这本书的特点之一。

但它的读者对象不限于书业人士、藏书家或爱书人士,也面向大众和普通读者。我把它定义为“文化随笔”。

人民网:书中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在谈书,比如“巴黎的二十五张面孔”一辑,似乎更多是在观察法国社会,深入巴黎人的生活。

胡小跃:仍然是在谈书,只是没那么直接罢了。因为不了解法国社会和文化现象,就很难读懂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

与以前的经典文学相比,法国当代文学少了一些叙事,多了一些心理描写和情感分析,这对读者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和阅读耐心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除了这类“纯文学”,法国现在的非虚构文学也很发达,这就更需要脑补历史与社会这一课了。

人民网:书中的不少文章是一二十年前写的,不觉得它们会过时吗?

胡小跃:恰恰相反。我引进出版的许多法国当代文学都有些超前,出版后,当时的中国读者有些消化不良或接受不了,但现在这些书很多都成了畅销书。

一定程度的超前是必要的,要给读者一定的缓冲空间和接受时间。外来文化有时会水土不服的,如果事实证明,确实不适合中国读者或中国市场,它自然会被淘汰,但也有的好书,是需要我们逐渐认识、逐渐接受的。

去认识那“下蛋的母鸡”

人民网:您采访了很多作家,您认为这对理解他们的作品有必要吗?钱锺书曾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胡小跃: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做书还是译书,只要可能,我就设法去见见作者。

一是功利性的,翻译中遇到了问题,直接请教是最简便最可靠的,同时也是图书宣传的需要。二是这种采访往往也是抢救性的,我会优先去看望年逾古稀的老作家,因为他们不一定能给我第二次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此。

最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接触外国作家,不单是了解他们,也是让他们了解我们,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化交流、宣传和输出方式。我采访过的不少作家,后来在作品中都出现了正面的中国元素,现在已成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格兰维尔,还以《深圳》为书名写了一本书。

人民网:您曾说过,采访不带录音机,也不现场记录。

胡小跃:是的。我总是以译者或朋友的身份去看望他们,而不是作为记者去采访他们。面对录音机、摄像机甚至记录本,他们的讲述会有所保留,会字斟句酌,这不是我所需要的。

在一定程度上,我也在寻找心理上的“契合”。有的作者,我见了之后,感觉不好,不要说写文章了,连谈妥要翻译出版的书也会废掉。

文学是人学,我同意这一说法。如果我对你没有感觉,甚至抵制或排斥——这也有可能是双向的,以后的工作怎么能做得好?

人民网:如果要向读者推荐书中的一篇文章,您选哪篇?

胡小跃:书中的文章我都是选过的,入选的都是我认为大家会喜欢、会感兴趣的。如果硬是要选一篇,我推荐《老诗人与“蓝天使”》。

著名诗人博斯凯是我进入法国文坛的引路人。我们通过许多信,打过几次电话,他给我介绍了许多作家。但就在我首次去巴黎的前半年,他因病去世了。我在那篇文章中介绍了他与“蓝天使”——德国影星玛琳·黛德丽的故事,不过文章较长。

如果要看短文,可以看看《当萨冈遇到杜拉斯》。萨冈、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文坛最著名的两位女作家。

“猎书客”翻墙爬窗淘书

人民网:您在书中写道,拿到《六个道德故事》的版权还有一个故事。

胡小跃:是的。法国出版这本书的出版社是一家很小的学术出版社,我去那里谈《解读杜拉斯》的版权时,偶然发现书架上有本《六个道德故事》,当时我刚看完录像版,印象非常深刻。

起初,我还以为这本书是他们自己买来看的,谁知一问,竟然是他们出版的,我马上敲定了这本书,过程顺利得不得了。但当我们高高兴兴地要出去时,办公室的门竟然打不开了。由于那天是周末,找不到人开锁,我和负责版权事务的女职员只好爬窗出来。

联想到我曾在另外一家出版社的书库里架着梯子上上下下爬了三天,浏览他们百年来出版的图书,我便把书中讲述出版的那一辑取名为“翻墙爬窗淘书忙”。

人民网:这也就是“猎书客”的意思?

胡小跃:是的。猎,首先意味寻找、物色,凭借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经验,找到猎物;然后是得到这个猎物,可以是强攻,也可以是智取。

对一个出版人来说也是如此,首先要能找到好的选题、好的作者,面对上万种书如何挑选出适合本国读者和本国市场的图书,这非常考验人。找到好书,还要能让对方愿意把版权授予你。现在有了版权代理公司,事情相对简单多了,主要就是价格问题,但这也失去了直接交流的很多乐趣。

人民网:当时是怎么让他们把版权授予您的?

胡小跃:一开始,他们对我们不熟悉不信任,因为我国直到1992年才加入国际版权组织。当我去购买版权时,他们感到很惊喜,也很陌生。

我们起初也不知道怎么谈。不过,我是学法国文学的,对法国文坛是了解的。所以,不谈买卖,先谈文学。法国当时的版权部负责人,大多是老太太,很懂书,文学修养极高,所以谈着谈着就熟了。

曾有一家出版社的版权部主任,听我聊了法国文学后,马上打电话给法国文化部的一位官员,说你们要见见这位中国出版人。很快,我在法国出版界就成了名人,他们的内部刊物也多次介绍我,局面就此打开。

(责编:刘森君、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