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咏春》海外巡演伦敦站“学术交流会”举行

2024年09月07日08:32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小字号

原标题:走出了一条“文化出海”市场化新路

  当地时间9月6日上午,《咏春》海外巡演伦敦站“学术交流会”在沙德勒之井剧院举行。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周红声 摄

  当地时间9月6日上午,《咏春》海外巡演伦敦站“学术交流会”在沙德勒之井剧院举行。当日下午2∶00《咏春》在伦敦巡演的第10场正好是海内外巡演的第200场。“学术交流会”为纪念《咏春》200场特备。

  多位英国文化名流、专家学者,以及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工作人员、海外华人代表等齐聚一堂畅所欲言,祝贺《咏春》在伦敦演出大获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舞台剧演出“文化出海”的市场化新道路,庆祝《咏春》演出200场,并建言献策希望《咏春》在世界舞台上持续闪光,未来天地更广阔。

  “想象一下,未来或许会有美国版《咏春》”

  参加“学术交流会”的外方嘉宾对《咏春》赞不绝口,其中不少人表示自己已经“二刷”“三刷”。

  国际知名制作人、前职业舞蹈家、阿库汉姆舞蹈团公司创始人和制片人法鲁克·乔杜里自诩“咏春”粉丝。他表示,尤其赞赏主创团队在创作之初就考虑到了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这非常重要,如果年轻观众不走进剧场,文化就难以传承。” 他同时表示,舞剧具有跨越国界、语言的独特魅力,是一种全球化的文化艺术形式。芭蕾、京剧等都可以做成舞剧。法鲁克说:“比如,1850年法国创作的芭蕾舞剧《吉赛尔》,之后在俄罗斯、美国和中国都有被改编、演绎、再创作。那么未来中国舞剧会怎样呢?让我们想象一下,未来或许会有美国版的《咏春》。”

  在法鲁克·乔杜里看来,这就是文化传播、传承的意义。随着《咏春》在全球开启巡演之路,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它必然会获得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人们的新的诠释与再创作。而这些“新的诠释”将进一步传播“咏春文化”,为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带来新的价值。

  德纳达舞蹈剧院艺术总监、编舞卡洛斯·庞斯·格拉表示,自己尤其欣赏《咏春》的编舞与叙事。“舞蹈与戏剧叙事结合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咏春》做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卡洛斯同时表示,英国是莎士比亚的故乡。莎翁式叙事是英国文艺的传统,但这种叙事方式一度被淡化,现在又开始回归。卡洛斯认为,舞蹈与戏剧、叙事完美融合,让观众在观赏的过程中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 不仅欣赏到了中国文化之美,更感受到了中国故事之妙。“我甚至觉得《咏春》在伦敦演出12场太少了,强烈建议加演。”

  《咏春》的舞蹈运动语言有代表性

  伦敦当代舞蹈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舞蹈学院“跨艺”项目创始人克里斯多夫·班纳曼是中国舞蹈圈的“老朋友”,他曾到访过北京舞蹈学院。在他看来,《咏春》是一个象征与缩影——映射着中国舞蹈的变化。

  “中国舞蹈的历史很长。但是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很多事情在改变,舞蹈也是。过去中国舞蹈学习了西方的芭蕾,现在它又回到自己的根脉,与传统建立起很强的联结。《咏春》就是这样,在呈现上将舞蹈与武术融合,在叙事上融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最终把它带给观众,这非常重要。”克里斯多夫·班纳曼说。

  谈及中国现代舞蹈的进程,克里斯多夫·班纳曼表示,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有俄式芭蕾的传统,后来中国的舞者们又通过借鉴武术,回归古典舞、民族舞的传统,让身体“轻盈”起来,一种新的运动语言应运而生。近年来,中国舞者又大量学习和积累了现代舞技巧,不断进步。克里斯多夫·班纳曼指出,《咏春》的编舞、舞蹈运用了综合性的技巧,而这正是中国舞蹈发展至今的成就集锦。在他看来,《咏春》舞蹈的“运动语言”具有代表性意义。“未来10年,年轻的中国编舞们一定会被《咏春》激励,创作产生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

  克里斯多夫·班纳曼还对舞剧《咏春》“电影拍摄”这条故事线索大为赞许。他表示,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因为有记录、有传承。“电影拍摄”正是对传统记录的表征。

  寄望《咏春》开启全球巡演

  学术交流会上,嘉宾们一致表示,《咏春》具有跨越国界、语言的感染力,希望《咏春》能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

  格林尼斯·亨德森制作公司创始人格林尼斯·霍尔表示,自己的工作就是跨文化交流。“我曾经到访过中国,也认识许多中国艺术家。《咏春》让我看到了中国舞台艺术新的进步。这部作品在伦敦演出,好评口碑不断发酵,它是英国本地观众自发、自觉、自愿想要去亲近和了解的一部文艺作品。”

  格林尼斯·霍尔说,她相信《咏春》会极大地推进中国文艺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市场化商演。“武术对全球的年轻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如果做全球巡演,建议增加武术、武打等部分。”对于《咏春》未来的巡演之路,格林尼斯·霍尔说。

  法鲁克·乔杜里则建议,《咏春》需要根据不同的舞台制作大、小两个版本。他还说,为降低舞美运输成本,可以在欧洲直接仓储。比如杨丽萍《十面埋伏》的巡演,就是在荷兰进行仓储的。法鲁克·乔杜里表示,未来中国的优秀文艺队伍可以考虑直接与欧洲合作,从谋篇布局开始共同打造“中国故事”的国际版。法鲁克·乔杜里“求合作之心”情真意切。

  格林尼斯·霍尔也建议《咏春》“国际版”可以精编、浓缩。“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编舞卡洛斯·庞斯·格拉建议,《咏春》可以考虑一下英国巡演,而不仅仅是在伦敦。他认为英国还有许多城市比如曼彻斯特等大学众多,年轻人对武术都十分感兴趣,他相信《咏春》在英国其他城市也会有很好的票房表现。与会嘉宾对《咏春》未来充满信心。(特派记者 刘莎莎)

(责编:王星、李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