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外景。 深圳特区报记者 毕晗 摄
4月18日,深圳宝安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开园,其为深圳市首批“工业上楼”试点项目之一。该产业园具有厂房单层面积大、柱距宽、层高荷载标准高等特点,设有智慧仓储、垂直管廊、货运盘道等。园区瞄准智能驾驶、智能网联、三电系统等核心领域,以“工业上楼”重塑制造范式,让重型设备“云端”运转,让产业链“垂直”集聚。
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总建筑面积43.9万平方米,其中厂房26.52万平方米、办公2.96万平方米。其为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也是全省首个整街统筹项目——“湾区芯城”的先导项目,在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活动现场第一批签约入驻企业10家,包含上市企业1家,“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外资控股企业2家,面积约13.8万平方米,厂房去化率52%,产值约57亿元,每万平方米年产值约4亿元。
园区运营方、宝投园区运营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燕介绍,园区在基础设施配套上做了一些前瞻性布局,如在空间上,设计单层大面积、宽柱距、层高荷载标准高的厂房,可自由组合为1000-12000平方米的空间,满足不同生产规模和工艺需求;在物流仓储上,设置智慧仓储和智能共享立体仓,实现货物存取自动化,通过货运盘道解决重型设备上楼难题;同时,园区规划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公共研发实验室、检测认证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在招商方面,方燕介绍,园区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集群,重点招引链主、龙头、骨干企业及汽车研究平台。同时,考量企业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契合度,优先选择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的项目;并关注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如专利技术、核心技术团队和研发投入等。
“园区一楼高达8米,荷载最高达每平方米5吨,可布局100-200米长的生产线,能够容纳企业的高精尖实验设备,对于我们以后做样品的试验和检测也是一大便利。下一步我们会增加投资,将我们的智能网联关键零部件的实验和技术服务带到园区。”入驻企业深圳市钛和巴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建坤表示。
目前,宝安区集聚汽车链上企业943家,其中26家专精特新企业深耕车规级芯片、高精度感知器件等核心领域,更有航盛电子、法雷奥等龙头企业构建起“关键部件+路侧终端+云控平台”的立体生态。宝安还积极拓展应用场景,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200公里,吸引小马智行、如祺出行等企业投放智能网联汽车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试点。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将成为宝安产业新名片,为宝安高质量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李吉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