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给督查检查考核“瘦身”

2025年04月21日09:43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小字号

原标题:给督查检查考核“瘦身”

漫画:冯大美

  【我该怎么办】

  年初,某地启动了一批年度工程项目。刚过两周,当地“一把手”老叶就要求各基层单位报送进展情况,还要实行月度排名、季度通报,不定期下沉督导检查工作台账。下属提醒,工作才刚部署,现在要材料、排名次、搞督查可能加重基层负担,而且,督查检查要提前向上级报备。老叶不满,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落实工作吗?

  【“纪律君”如是说】

  督查、检查、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但如果过多过滥、脱离实际,既耗费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影响工作落实,也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必须坚决有力纠治。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为解决督查检查考核中存在的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等问题提供制度支持。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要求“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严格计划和备案管理、改进方式方法、严控对基层督查检查考核总量等”。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五项规定,在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层层加码、过度留痕,增加基层工作负担,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不良影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三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工作中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影响的,予以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情节较重的,予以降级或者撤职;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

  督查检查考核是为了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如果单纯以台账留痕、上报材料为标准,明显违背一般工作规律,只会催生形式主义,助长“材料政绩”,加重基层负担。老叶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既科学分解和部署工作,又深入基层发现和解决问题,精简不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让基层干部真正腾出时间、精力干实事。

  【相关案例】

  2024年5月,云南省通报了曲靖市、会泽县开展督查检查考核缺乏统筹的问题。通报指出,2023年,会泽县及其乡镇接受的督查检查考核中,市县两级占93.1%,不少督查检查考核阵仗大、人数多。市、县两级督查检查考核统筹不力,计划执行不严格,备案管理“挂空挡”,近90%的督查检查考核没有纳入计划管理,部门计划填报与实际执行“两张皮”,随意开展、集中扎堆情况较突出,给基层造成了较大负担。比如,2023年9月6日,同时有4个市级部门到会泽县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同一事项反复督查的情况也不少,如某市级部门全年19次到会泽县督查,某县级部门2个月内7次对同一乡镇进行督导。

  【延伸阅读】

  经过持之以恒地纠治,督查检查考核名目繁多、走马观花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作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督查检查考核新老问题相伴而生、表现形式由明转暗。有的借“调研、座谈、观摩”之名行检查之实,不发文改以电话通知进行;有的红头文件改“白头”,行事更方便、要求更随意;有的考核变排名、排名变通报。只有严控规模数量、严格程序管理、严实考核评价,督在关键、查在要害、考在实处,才能真正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督查检查考核程序中解脱出来,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干事情、抓落实。

记者 宁若鸿 通讯员 深纪宣

(责编:陈育柱、李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