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徐则臣:新大众文艺不仅是名词也应是动词

2025年05月27日20:3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徐则臣发言。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深圳5月27日电 (刘森君)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繁荣文艺创作论坛在深圳举行。在关于新大众文艺的圆桌讨论中,《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提出,新大众文艺是全民的文艺,由多方共同参与、共同成就。

新大众文艺,“新”在哪?徐则臣认为,首先,全球化带来世界观扩展,让文艺思考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其次,在互联网思维下,大众文艺几乎都是用互联网在创作、互动与交流。此外,新的表达工具不断迭代更新。

“从线性到交互性,从作者到观众再到读者,整个文艺生产过程中所有人都在参与。它经过阐释、接受、传播、转化等全流程而产生,是一个全民的文艺。”他说。

今年,徐则臣的长篇小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在电视剧改编实践中,徐则臣观察到,新大众文艺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受众的高度参与性。电视剧播出时的弹幕互动、对地方文旅的拉动等,都是“观众反过来参与创作的过程”。

“一个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需要观众、读者、受众来共同参与,以不同的解读方式、批评方式,甚至以文旅的方式来参与,促成这个作品最终的成长。”他说。

在他看来,全民参与的文艺生态中,文学评论也不再是简单的引导、教化,或一味的输出,而应成为多方对话的空间。“新大众文艺不仅是一个名词,也应该是一个动词,因为它是一个多方或者所有人共同参与、共同成就的概念。”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