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网友来论|徕芬:理性“平替”,还是廉价幻觉

周至真
2025年06月21日08:44 | 来源:人民网-深圳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平替”概念在消费市场风行,成为不少商家热衷使用的营销话术。以平价获得大牌体验的替代品,这一概念折射出消费者对高性价比商品的追求,却也成为某些品牌依附大牌、操纵心理、掩盖短板的幌子。徕芬在高速吹风机市场的崛起,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过去几年,徕芬吹风机靠“戴森平替”的标签迅速走红,产品设计、结构形态等方面都高度相似。参数对标成为其营销主轴,虽能快速取悦市场,但并非真正以技术破局。

令人担忧的是,徕芬式“平替”在表面压价的同时,常在关键细节上“缩水”。

吹风机这类产品,其电机寿命、开关耐用度、加热安全性等核心性能往往需要长期使用才能验证,这些恰恰是品质的试金石。

徕芬在宣传中模糊“平价”与“同等品质”的界限,让人误以为花更少的钱就能买到与大牌无差的产品,但现实往往打脸。大量用户反馈显示,徕芬吹风机在使用后出现焦臭味、机壳开裂、喷火花甚至爆炸伤人等问题,“黑猫投诉”平台上也聚集了诸多关于安全隐患的投诉。

徕芬们用“平替”概念吸引消费者尝鲜,但是否经得起时间考验,仍需打上问号。更让人失望的是,在售后环节,他们并没有展现出一个品牌应有的担当。

不少消费者反映,产品一出现问题,客服便开始推诿敷衍,流程冗长,维权成本也很高。这种从产品质量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短板,暴露出所谓“平替”的真实面目——不是理性替代,而是廉价幻觉。

“平替”的本意,理应是让消费者摆脱品牌迷信,回归产品本质,推动市场向高效与透明发展。徕芬在宣传中用力讲述“我们也行”的故事,却在每一个细节上露怯。这不是市场成熟的表现,而是对理性消费的一种误导。

消费者愿意为“好而贵”买单,不愿为“便宜但烦”反复纠缠。靠营销泡沫堆积起来的“平替神话”终将破灭。

真正的替代,不是模仿谁,而是成为自己。我们期待更多真正具备技术底蕴的国产品牌崛起。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