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行进中国|巨轮停靠,车城启航

人民网“行进中国”深圳调研采访团
2025年07月23日08:53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汽车驶入船舱,乘船前往欧洲。人民网 王星摄

大批深汕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停放港口,等待登船出口。深汕融媒供图

7月8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漠港,骄阳似火,全球最大汽车运输滚装船“深圳号”稳稳停靠岸边。指挥员挥手指引,一辆辆新能源汽车鱼贯驶入船舱。30天后,它们将到达目的地:欧洲。

“本航次共搭载6800余台新能源汽车,其中1100多台从比亚迪深汕基地生产下线。”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深汕管理局主要负责人昝双滨介绍。这是“深圳号”首次靠泊小漠港,也是首次运载深汕本地生产的车型出口。

7月18日,比亚迪“郑州号”接踵而至,从小漠港开启新船首航。1064辆新能源汽车有序登船,经宁波港接力转运启程东南亚。

从工厂到港口,只需5分钟车程,新车以“地跑”形式快速集港。

“零拥堵、零剐蹭,一脚油门直接开上船。”昝双滨形容道,“简单说,就是把小漠港‘工厂—港口—海外’拧成一条高速通道。车还没到港,手续全办妥。到了直接开上船,比快递还利索!”

小漠港码头,两台高大的岸桥伫立,上月刚刚送抵投用,显著提升港口规模作业能力。紧邻港区,汽车出海整备中心建设如火如荼,正加速推进。

“小漠港发展汽车滚装优势明显,15米水深条件,全世界滚装船都能停靠。它还位于海上‘高速路’入口,能节省一周左右时间。”盐田港深汕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维笋介绍,该港区已开通9条外贸航线,成为华南地区领先的汽车出口平台。到2027年底二期投产运营后,汽车运输能力将达每年100万辆。

港厂联动,跑出汽车出海“加速度”。

不远处,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整车制造车间里机器轰鸣,钢板进、整车出,生产线开足马力。高峰时,西地块日产新能源汽车1300辆,东地块产能也正进一步释放,整车制造“倍速模式”即将开启,下半年汽车出口有望迎来井喷。

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前后对比图。深汕融媒供图

从高处俯瞰,比亚迪二期东西厂区连片成型,占地400万平方米,气势恢宏。3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和小村。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省和深圳市探索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一块“试验田”,下辖原汕尾市海丰县鹅埠、小漠、赤石、鲘门四镇,距离深圳市中心约100公里,2017年起由深圳全面主导建设。

2021年以来,深汕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风口,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至四期相继落地,京西重工、延锋汽车等近30家上下游企业“串珠成链”,形成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一条宽阔的通港大道,串联起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出海外贸等产运贸全链环节,上下游高效衔接,紧密联动。

延锋汽车饰件产线上,工人忙碌作业。人民网 刘森君摄

如今,深汕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一主三辅”产业全面立起来、强起来,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壮大,全力打造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

“我们将在‘专’和‘精’上下功夫,全链条服务中国本土品牌走出去,积极参与到世界一流汽车全价值链服务机构和汽车强国建设中。”京西重工总经理席建鹏说。

今年6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完善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深汕正以此为契机,加速构建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一流营商环境,融湾融深一体化提速发展。

位于深汕的深圳中学高中园,是深圳最大高中园。人民网 王星摄

园区高楼拔地而起、项目企业争先进驻、名校名医院建设进展显著……昔日革命老区“农渔四镇”、粤东“经济洼地”,正加快成长为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

据统计,2018年到2024年,深汕的发展“一年一个样”,地区生产总值从38.95亿元增长至242.15亿元,年均增长35.6%。2025年第一季度,深汕地区生产总值73.42亿元,同比增长40%,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不断书写一段“有预期、看得见”的高质量发展新故事。(王星、刘森君)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