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中外记者看深圳丨韩国河贞美:在深圳寻找未来答案

2025年10月15日18:10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河贞美在前海调研。人民网 王晶摄

这次“中外记者看深圳”调研活动,我探访了深圳多个区域与场馆,深刻感受到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不同的区域虽各有特色,却共同描绘出深圳探索未来城市的生动画卷。在这座城市,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社区、每一座展馆都彰显着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城市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其中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前海合作区与光明区。

在前海合作区,技术并非冷冰冰的实验,而是真实融入市民生活的存在。在深港青年梦工场,年轻创业者将机器人、智能家具等创新产品带入现实。

尤其让我惊叹的是创冷科技研发的无电降温材料——无需能源即可降低温度,既环保又节能,为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站在高处俯瞰前海,中轴线、港口、跨海通道一览无余,现代都市的恢宏气势尽收眼底,我深刻理解了“要出海到前海”这句话的意义,也感受到科技创新对城市活力和居民生活的实际影响。

如果说前海体现了科技的应用,光明区则通过教育、生态与文化描绘未来城市的图景。

在光明城市规划展览馆,孩子们通过AR以及AI互动的方式,直观理解城市建设,体验如何规划街区、公共设施。

在深圳科学技术馆,市民们可以体验AI太极拳、机器人足球、宇宙探险等寓教于乐的互动项目,老人们也积极学习脑科学的科普知识。这里不只是传统科普场馆,更是一座融合教育、娱乐与人文关怀的“科学乐园”。

光明区的245座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成为现实,城市建设与自然保护相得益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景象。

同时,深圳的其他区域也各有亮点。

宝安区的“翻身路”街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翻身路”这一名称的韩语翻译“전환점의길”(在韩语中意为“新的起点”)非常有趣,它不仅是便民的举措,更是文化传播的纽带。这种表达让积极向上的“翻身精神”跨越国界,彰显了深圳的开放与包容。

此外,南山区的南头古城,体现了深圳独特的文化魅力,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不仅有高科技创新,也有深厚的人文底蕴;福田区的商业街区,如华强北步行街,也让我直观感受到深圳的都市节奏与生活便利。

回顾这趟旅程,我看到的不仅是高楼林立的繁华景象,更是一种以科技改善民生、以生态守护未来、以文化凝聚人心的力量。

深圳正通过自身实践回答“未来城市如何构建”的问题。无论是科技深入日常生活的前海,兼具教育与生态的光明,还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南头古城,每一处都让我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勇于探索、不断突破的精神。

这些经历不仅让我更加理解深圳,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责编:李语、陈育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