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圳”精彩丨跨境马拉松赛“无感通关”
人民网深圳11月13日电 (刘森君)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比赛将于11月15日在深圳湾体育中心开跑。这是全运会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11月12日,南山区赛委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赛事筹备详情。
本次赛事赛道全程42.195公里,其中香港段21.85公里,深圳段20.345公里。起终点均设于深圳湾体育中心,以深圳湾大桥为纽带,跨越深圳南山区和香港元朗区。比赛设男、女马拉松两个项目,参赛运动员共71名,包括6名港澳运动员。
“此次赛事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比拼,更是‘一国两制’下深港融合发展的生动诠释,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鲜活注脚。”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常务副主任邝兵表示。
为确保赛事顺利举办,赛委会在赛事组织上实现了多项创新突破。
在创新办赛方面,依托“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人员、车辆、物资“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无感智慧通关;全程采用人脸识别、车辆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让赛事管理指挥更高效;成立专项竞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建立多层级沟通机制,确保分段保障无缝接续。
本次赛事深圳段赛道全部位于南山区,从北至南贯穿“沙河西路-望海路”一线,先后途经深圳湾口岸、深圳湾公园、人才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科技园等深圳知名地标。一路可观深港融合、创新创业的发展成色,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生态亮色,精心规划、精细管理的人文底色。
在优化选手参赛体验的同时,南山区也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线路为南北走向,避开了东西走向主干道的5座立交桥,东西向交通基本不受影响。线路两侧分布着很多写字楼,休息日人流量相对较小,仅经过3个住宅小区,基本不影响居民正常通行,尽量降低赛事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南山赛区委员会主任李小宁表示,在整体筹备中,南山区坚决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科技”的办赛要求,举全区之力认真抓好赛事筹备。
尤为突出的是,南山区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将“科技”理念贯穿办赛全过程。例如,深圳湾体育中心和南山文体中心用时5个多月完成改造,重点开发的场馆运行中心系统与深圳市级指挥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特别是“圳智慧”数字孪生系统运用5G、AI、三维定位等技术,实现赛事保障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南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南山赛区委员会执行副主任莫士龙表示,南山区坚持把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文旅消费的“增量”,努力让来到南山的朋友,都能看得精彩、玩得尽兴。
十五运会期间,南山区精心策划一系列文体旅融合活动,引进世界级“穆夏艺术展”,打造“深圳光影艺术季”,并在海上世界明华轮上推出沉浸式肢体剧《交易人生》。依托“山海连城”的独特资源,推广“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和“海上看湾区”游船产品,结合K11滨海氛围推出艺术展览,打造浪漫的滨海艺术体验。
此外,南山区还充分发挥“文化+科技”优势,打造《风起洛阳》《消失的法老》等科技沉浸式体验项目。在促消费方面,拿出“真金白银”的消费礼包,联合商圈推出促销活动,在线上平台发放8折住宿消费券、推出“展览+酒店”优惠套餐,吸引游客从“一日游”向“深度游”转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