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頻道|熱點專題
新一屆市委常委亮相 馬興瑞當選市委書記

新一屆紀委領導班子產生 王興寧當選紀委書記

    深圳市紀委六屆一次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市紀委常委和書記、副書記。王興寧當選市紀委書記,張波、裴蕾、林梓明當選市紀委副書記。

解讀

影像

  • 5月24日下午,深圳新一屆市委常委與記者見面。5月24日下午,深圳新一屆市委常委與記者見面。
  • 馬興瑞當選新一屆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當選新一屆深圳市委書記。
  • 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黨大會在深圳會堂舉行閉幕大會。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黨大會在深圳會堂舉行閉幕大會。
  • 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黨大會在深圳會堂舉行閉幕大會。5月24日,深圳市第六次黨大會在深圳會堂舉行閉幕大會。
  • 5月21日,黨代會開幕大會現場。5月21日,黨代會開幕大會現場。
  • 開幕大會上,記者們在聽取報告並做記錄。開幕大會上,記者們在聽取報告並做記錄。
  • 5月21日,開幕大會結束后代表們走出會場。5月21日,開幕大會結束后代表們走出會場。

深圳過去五年

  •  

改革開放:“三化一平台”改革實現多項突破


  過去五年對於深圳來說,是改革開放不停步的一個時期,最為突出的是實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開局。深圳市委按照中央總體部署,結合深圳實際,確立了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前海開發開放的“三化一平台”改革主攻方向,在全國率先啟動商事制度改革,極大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業熱情。
  五年來,深圳深入推進政府“大部門制”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率先推進公務員分類管理和“聘任制”改革,建立了各類公務員獨立的職業發展通道。率先構建“多層次住房保障體系”,為全國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與此同時,前海開發開放大提速,在深港合作、制度創新、產業聚集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  

創新驅動: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新的躍升


  過去五年,深圳最為“亮眼”的成績之一是創新能力的提升。深圳市委始終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城市發展核心戰略加以推進,深圳獲批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名列《福布斯》中文版“2014年中國大陸城市創新力”排行榜榜首。全社會研發投入2014年佔GDP比重達4.02%,約為全國水平的2倍。五年累計引進“孔雀計劃”創新團隊和廣東省科研團隊59個、“千人計劃”人才116名。
  目前,深圳在超材料、基因測序、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躋身世界前沿。PCT國際專利申請量超過1萬件,佔全國比例保持在50%左右,連續11年居全國首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700家,是五年前的3.5倍。華為、中興、騰訊等一大批本土創新型企業,五年來在國內外的競爭力、影響力進一步凸顯。

  •  

經濟發展:總量規模和質量效益“雙提升”


  過去五年,深圳城市綜合經濟實力大幅提高,2014年本市生產總值達1.6萬億元,五年翻了近一番。進出口總額連續三年居全國內地城市首位,出口總額實現“二十二連冠”。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7.3%,五年提高4.1個百分點﹔支柱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64.0%﹔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迅猛,2014年佔GDP比重提升到35%,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與此同時,深圳的發展質量效益進一步提升,每平方公裡產出GDP和財政收入均居內地大中城市首位。萬元GDP能耗、水耗持續下降,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減排量提前兩年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以更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實現了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全面發展。

  •  

社會建設:民生事業和社會治理“共進步”


  五年來,深圳全市財政九類重點民生領域累計投入近5000億元,年均增長22.6%。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資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2030元,均居內地大中城市最高水平。率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和均等化,在36個領域實現了“同城人、同待遇”。
  五年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1.7萬套、供應9.1萬套,惠及人才和低收入群體超過60萬人﹔教育投入年均增長21.6%,新建普惠性幼兒園612所,新增幼兒園學位13.8萬個、中小學學位12.6萬個﹔新增醫院20家、病床1萬張以上,每千人病床數增長37.2%。通過實施社會建設“織網”工程和“風景林工程”,創新社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完善“一核多元”社區治理體系和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社會大局保持了和諧穩定。

  •  

文化建設: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


  過去五年,深圳市委把建設“文化強市”作為新的城市發展目標,出台實施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規定》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深圳讀書月、創意十二月等 活動成為閃亮的城市文化名片,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全民閱讀典范城市”稱號。
  文化創意產業快速增長,2014年實現增加值1553.64億元,佔GDP比重達9.7%,成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探索構建“文化 +科技”、“文化+創意”、“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產業發展新模式,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功舉辦五屆“文 博會”,累計成交額、出口額分別達10409.11億元、884.62億元,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平台。

  •  

城市發展:“特區一體化”建設重大突破


  過五年前,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中央批准深圳經濟特區范圍擴 大到全市。五年來,深圳連續實施兩輪特區一體化發展“三年計劃”,累計投入超過8000億元,佔全市投資的70%以上﹔原特區外地區路網密度 、千人總體學位數分別提高31.7%、39.7%,燃氣管網覆蓋率和500米公交站點覆蓋率分別提高43個、14個百分點,城區面貌實現了大幅改善。
  城市交通全面邁進“地鐵時代”,5條地鐵線實現網絡化運營,運營裡程達178公裡,2016年將達到348公裡。深圳機場新航站樓、深圳北 站、廣深客運專線、廈深鐵路、廣深沿江高速等重大基礎設施投入使用,現代化城市功能進一步強化。

  •  

民主法治:“一流法治城市”建設開啟新征程


  為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部署,深圳市委鮮明提出了建設“一 流法治城市”的戰略目標,實施了“三個階段、23項行動”,向著這一目標全力邁進。這幾年,深圳率先探索人大主導立法新機制,制定實施商 事登記《規定》、加強碳排放管理《決定》等一批在全國有示范性、引領性作用的法規規章。
  率先實施“法治政府建設指標體系”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榮膺兩屆“中國法治政府獎”。率先啟動司法人員分類管理、法官檢察 官職業化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開展行政職權法定化和行政執法規范化專項行動,出台國內首個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若干規定》, 運用11個電子監察系統對各類行政行為進行實時監督,讓執法權在陽光下運行。

  •  

黨的建設:從嚴治黨抓出扎實成效


  十八大以來,深圳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對“四風”積弊加以有力整治。深圳市委提出“學在前、 查在前、改在前”的工作標准,明確了“找准存在問題、建好‘病歷本’,提出解決方案、開好‘處方藥’,確保整改達標、拿到‘健康証’” 的創新工作思路。全市2.5萬個基層黨組織、44萬名黨員全部走近群眾、接受教育,共收集各類意見建議5.5萬條,查擺發現“四風”問題32447 個,建立基層聯系點1616個。
  推進領導班子“牽頭破題”項目2200多項,推動解決了交通、教育、環保等領域一批群眾關注的實際問題。開展“會所中的歪風”、培 訓中心腐敗浪費等各類整治活動162項,樹立了特區黨員隊伍新形象。

深圳未來5年

努力建成更具改革開放引領作用的經濟特區

繼續發揮好深圳的改革開放“窗口”、“試驗田”、排頭兵和示范區作用,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率先在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在國家“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中發揮重要的先鋒作用,前海開發開放取得重大突破,率先建成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努力建成更高水平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全面落實《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0年)》,率先形成符合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掌握一批事關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技術,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究團隊,擁有一批世界知名科研機構和骨干企業,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幅提升,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流科技創新中心。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4.25%。每萬人擁有發明專利76件以上。

努力建成更具輻射力帶動力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

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發展方式實現根本性轉變,成為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標杆。到2020年,GDP總量達2.6萬億元左右。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四大支柱產業”地位更加鞏固。戰略性新興產業主引擎作用更加突出﹔服務業高端化特征更加明顯,未來產業初具規模﹔傳統優勢產業實現轉型升級。金融中心、國際物流樞紐城市功能顯著增強,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配置中心、信息資源交流中心和高端商務活動聚集地。灣區經濟形態和布局強化,成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樞紐城市。

努力建成更具競爭力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

堅持依托內地、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更加善於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成為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合作的先行區,成為若干領域在亞太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到2020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對外投資合作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培育形成一批新的本土跨國企業,本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數量達到8—10家﹔城市生產生活環境、管理方式、制度規則與國際接軌程度顯著提高﹔引進國際組織實現重大突破,國際交流活動更趨頻繁。

努力建成更高質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牢固樹立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和價值追求,實現全體市民共建共享、包容發展。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讓群眾享有更優質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有品質的文化服務,使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到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萬元,民生保障水平居全國前列。

出品:人民網深圳頻道   責編:王星、張娜、陳育柱、實習生劉鷗   美編:陳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