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智慧交管 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王星
2022年12月02日08:41 | 來源:人民網-深圳頻道
小字號

深圳交警設置自動化潮汐車道。深圳公安供圖

12月2日是第十一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題是“文明守法、平安回家”。交通是一個城市的動脈,也是一個城市治理能力和城市文明的體現。

近年來,深圳公安交警部門運用前沿技術,不斷建立健全交通監測預警體系,抓好重點區域、路段、時段的交通管理服務和安全整治,全面改善優化道路交通出行環境,為助力深圳全面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了堅實保障。

告別“車看燈”,出行更暢通

深圳機動車保有總量位居全國前列,每公裡道路車輛密度已超過530輛,遠超國際警戒線270輛。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城市經濟活動的頻繁,使得城市交通壓力越來越大。

近年來,深圳公安交警部門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打造“城市交通大腦”,走出了一條超大型城市智慧交管新路子。

“隱形戰車”“違停球”“汽車身份証”……為了改善現有路網運行狀況、提高道路有效利用率,深圳交警以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為牽引,將道路監測預警系統、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信息採集管理系統、通信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結合,建立了一套具有數據採集、處理及決策能力的科學化、智慧化交通管理指揮系統,做到交通管理事前預警、事中處理、事后可查。

以紅綠燈為例,過去,紅綠燈是提前設定秒數,讀秒通行,因此,經常會看到紅燈前擠滿了車,綠燈前卻空空蕩蕩。

近年來,深圳交警運用科技手段,對交通信號不斷升級優化。一方面採用視頻識別技術,對路口監控視頻進行自動流量解析,同時利用AI深度學習功能,計算出更佳的信號控制時間和轉向配置方案,對信號進行最優控制。

“簡單來說,紅綠燈不再只是‘燈’了。”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的交通信號燈配時不固定,而是隨著繁忙時間段和非繁忙時間段發生改變。從過去的“車看燈”,變為了現在的“燈看車”,路口平均通行速度提升25%。

技術創新的背后,有一顆“交通大腦”的強力支撐。深圳交警與高科技公司建立聯合實驗室,共建“城市交通大腦”,通過搭建優化外場感知體系,實現全市智能燈控一張網,人工智能輔助執法,有效提升交通管理綜合效能。

推出“微創新”,道路更有序 

據了解,目前深圳共有2423個信控路口。近年來,深圳交警在部分路口、路段啟用“微創新”改善措施,包含潮汐車道、借道左轉、左轉待轉、可變車道、多乘員車道、拉鏈式通行等。

比如可“逆行”的借道左轉,通過巧妙安排進口側、出口側車流的時空組織,將出口側的1—2條車道作為可變車道使用,較大幅度提高左轉車道以及整個路口的通行能力,減少路口車輛排隊長度和延誤,有效提高了深圳部分路口、路段通行效率,改善市民交通出行環境。

潮汐車道也是合理調配道路資源,解決擁堵的重要手段。

紅嶺路是福田與羅湖兩區的分界線, 這條路長度約3.6公裡,連接深南大道、筍崗路、紅荔路等多條主干路,是承載深圳南北雙向通行的重要道路。

據了解,紅嶺北路通行能力受制於沿線多個信號交叉口,早高峰期間北往南方向,長期處於嚴重交通擁堵狀態,而南往北方向早高峰卻交通順暢,未達飽和,具有明顯的潮汐特征。

深圳交警多次對紅嶺北路潮汐車道開展專項研究,最終確定將紅嶺北路八卦四路至筍崗路路段南往北方向最內側一條車道設置為潮汐車道。這也是深圳第二條自動化潮汐車道。

自動化潮汐車道落地實施后,紅嶺北路潮汐車道利用率較高,早高峰北往南方向通行能力提升顯著,早高峰結束時間提前了40分鐘。

“通過一項項微改革,我們盡量讓每一位交通參與者都能各行其道。出行順暢了,大家心情自然舒暢,變道搶行、追逐競速、變燈沖闖等不文明駕駛行為自然會減少,很多交通事故就能從源頭減低發生的幾率。我們將繼續守護深圳交通科技,守護這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科技處監控管理科民警姚利民說。

打出“組合拳”,停車更輕鬆

城市交通滿意度是衡量城市居民幸福指數的一項重要指標,然而“停車難”已成為困擾城市發展的“城市病”。

近年來,針對停車管理效率低、停車位供給不足、停車設施智能化程度低等弊病,深圳交警不斷創新,打出智慧停車、錯峰停車、便民停車、e約停等“組合拳”,有效破解深圳這座超大城市的“停車難”問題,構建起“有位、有序、共建、共享”停車格局。

深圳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管理處停車場地管理科副科長高皓表示,“智慧停車”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重要舉措之一,其基礎是停車數據。近年來,深圳交警通過修訂停車數據採集標准、優化數據接入申辦流程,建立數據報送通報機制,開發停車場執法模塊等多種方式,實現了深圳停車數據“質”與“量”的雙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7900余家經營性停車場互聯網數據接入,佔全部經營性停車場的99.4%,日均採集過車數據量達1000萬余條。隨著數據不斷完善、管理日趨精細,智慧停車正在為市民出行帶來更多便利。

以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為例。深圳交警在對全市老舊小區、城中村周邊交通狀況,以及停車需求進行全面摸排的基礎上,利用商居停車時空錯峰特點整合共享停車資源,並通過搭建“深圳共享停車”服務平台,形成停車資源信息“在線發布、在線查詢、在線預約、在線導航、在線支付”的智慧管理模式。

目前,“深圳共享停車”服務平台已接入經營性停車場628家,提供共享車位共15608個,滿足了城市居民的停車需求。

(責編:李申、呂紹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