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第十九屆文博會驚喜重重值得期待

2023年06月01日10:00 | 來源:深圳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本屆文博會驚喜重重值得期待,劇透一下——“淄博燒烤”新文創要來啦

  ▲《馬踏飛燕》復制品。 參展方供圖

  ▲飛天主題隴派掐絲琺琅圓盤。 參展方供圖

  6月7日至11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即將精彩綻放。本屆文博會不僅線下展示交易規模達到12萬平方米,展商數量增至3596家,還大大拓展了海外客商,預計50個國家和地區、超300家海外展商將線上線下參展,構建世界級“朋友圈”。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不日就將抵達,不知他們對歷屆文博會有何深刻印象?本次帶來什麼拳頭產品和拿手好戲?對剛過完“成人禮”的文博會大家又有怎樣的期待?

國際朋友充滿期待

  “國際范”什麼樣?文博會上看一看!2015年,深圳文博會首設“絲綢之路館”,后升級為“一帶一路·國際館”。第十九屆文博會上,“一帶一路·國際館”參展國家和地區將從首設的15個增加至50個,有超300家海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同時,本屆文博會加大了海外拓展平台的宣傳力度,近期吸粉無數。

  鄭光昊是韓國傳統文化產業研究所理事,也是文博會的“老朋友”。即將率隊啟程深圳的他,迫不及待發來一段視頻,表達對本屆文博會的盼望和期許:“這是我們第5次參展文博會,將組織10家傳統韓國文化公司參加,希望通過這次文博會可以進一步打破溝通壁壘,創建有效的交流橋梁,並且向中國介紹韓國的傳統商品和文化。”

  比利時一家藝術創意公司的代表本杰明也興奮地向文博會發來問候,這是本杰明和其公司Dirty Monitor的文博會首秀,這家公司致力於開發視覺藝術創意,業務遍布歐洲,近年也開始與中國不少企業合作。本杰明真誠地表示:“我們曾在北京和上海進行展覽,今年受邀參加第十九屆文博會,非常期待,讓我們一起相約深圳。”

  大灣區館驚喜重重

  本屆文博會11號館“粵港澳大灣區館”,由廣東展團與香港創意館、澳門創意館一起,為大灣區增添靚麗色彩。

  今年澳門創意館匯聚了10個澳門文創品牌,文博會期間將在館內推介特色原創產品與服務。其中,中華文化交流協會將重點展示文旅IP“澳門新八景”,以此反映澳門的文化底蘊與城市發展。對於即將到來的深圳之行,中華文化交流協會秘書長吳慧群相當期待,“數年前我曾代表澳門文創綜合服務中心參加過一次文博會,當時就驚艷於它的規模、內容和實力。那次收獲也很大,讓我們對我國的文創和文化產業有了更深了解。相信本屆文博會有更多人參與,期待見到更多同行進行交流。”

  各地老友熱切支持

  文博會還將迎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老朋友”。山東展團工作人員辛玥2015年開始隨團來深參加文博會,最大感受就是:平台有實效,國際化程度高,服務非常好。“有訂單、促交易,所以我們的企業每年都特別期待來參加文博會,今年山東展區首次參展的企業佔比近50%。”如果說往年主辦方在現場組織和秩序維護上用足了心令人感動,那麼今年足夠前瞻、到位的宣傳工作則更令辛玥和同伴驚喜。“我們還沒到深圳,就已經陸續有媒體聯系採訪,聽說今年現場還新增很多大V直播,這對我們展團、企業的品牌宣傳都大有幫助。”

  淄博燒烤火了,還沒去過當地的朋友不用著急,在今年的文博會上,咱們可以親臨山東展區好好體驗一番。據辛玥介紹,本次將集中推出一批有特色、有趣味、熱度高、人氣足的亮點產品,充分發揮豐富文化資源優勢,為消費者帶來更加多元的消費體驗場景。“比如我們帶來了現在熱度較高的一系列淄博新文創,包括用軟陶生動還原2米長的‘淄博燒烤’微場景,惟妙惟肖傳遞‘淄博燒烤’的歡樂氛圍,以及淄博燒烤吉祥物‘美滋滋’‘香博博’手辦﹔用淄博琉璃打造‘淄博燒烤’大餐,鮮活再現各類燒烤食材:烤肉串、烤海鮮、烤腸、烤昆虫、烤蔬菜、烤豆腐……一盤盤‘熱氣騰騰’‘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甚至用山東煎餅創意設計‘淄博燒烤’三件套:小餅、小蔥、肉串,絕對是全國獨一份,煎餅的不同色彩來自蒙陰黃桃、芹菜、胡蘿卜、火龍果等不同食材,現場開吃,飽眼福更飽口福,絕對過癮!”此外,還有燒烤文創餐具、淄博琉璃、陶瓷新品……讓觀眾輕鬆帶走,相信開幕期間將賺足人氣。

  甘肅展團工作人員吳小麗則點贊文博“驚喜多”,尤其是各種新的文化創意成果,“所以每一年來之前都非常期待,這次能再次線下參與這場文化盛宴非常開心。”今年,甘肅展團攜諸多驚喜而來,不僅有折扇、郵冊、考古盲盒等敦煌主題系列文創產品,展陳上還將設置“數字敦煌”虛擬體驗項目和“我在敦煌畫壁畫”互動體驗項目,好看更好玩。曾經風靡全國的雜志《讀者》,還專門在文博會場打造了一面封面牆,供讀者打卡,面對這波懷舊殺,是誰的DNA動了!

  “科技感”是歷屆文博會給雲南展團工作人員陸彝薇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近幾年來感覺越來越多展區在展示自身特色的同時,更多地採用前沿科技手段,積極融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中國文化產品走向世界。希望能在本屆文博會上積極開拓眼界,梳理、學習各省展區優勢,提煉雲南文旅獨特內涵。”

  《去有風的地方》帶火了雲南旅游,而今年在雲南展區,大家可以用完整的一天時間,體驗限定版驚喜“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該創意以一日時間為軸劃分展覽板塊,通過展覽呈現+沉浸式體驗的展陳方式,帶領觀眾踏進輪轉的時光,遇見雲南。(記者 趙偉君)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