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徐州祖孫打造獨特文旅產品 “非遺”小香包 變成“金荷包”

2023年06月08日14:37 | 來源:深圳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徐州祖孫打造獨特文旅產品 “非遺”小香包 變成“金荷包”

  祖孫二人為徐州香包注入了全新活力。涂競玉/圖

  華美錦緞鎖不住中藥沁香,細密針腳勾勒出美好寓意。融合現代審美元素的徐州香包,讓觀眾愛不釋手。在第十九屆文博會上,徐州針棒手工藝品有限公司帶來的以“歌堯”香包為代表的文創香包。徐州香包傳承人王秀英和孫歌堯祖孫倆現場展示“針棒香包”的制作技藝,讓觀眾領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傳承與時代創新。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在中國制作和佩戴香包的習俗,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孔雀東南飛》中“紅羅覆斗帳,四角垂香囊”就是對香包的描述﹔漢代《禮記》記載的“男女未冠笄者……衿纓皆陪容臭”中,“容臭”指的就是香包。徐州作為漢文化發祥地,徐州香包的歷史就如同一部文明的縮影,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和精神寓意。它的題材和內容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厚的文化蘊涵和文化價值,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孫歌堯向記者介紹,徐州香包以其獨特的設計、精細的工藝、別致的形狀、濃厚的地方特色而廣受歡迎。在春節、端午等節日,家家戶戶都會制作香包,作為親朋好友之間贈送的禮品,寓意祈福安康。徐州香包採用各種中草藥,如茯苓、艾葉、黃粱等為主要原料,香氣醇厚,用於驅虫防病,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香包制作過程包括選材、裁剪、填充、縫制、裝飾等步驟,每一步都要求精細認真。

  王秀英是徐州香包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她一生都致力於研究和傳承徐州香包制作技藝。王秀英的孫女孫歌堯在她的影響下,也熱愛上了這門傳統藝術。從小就跟隨她學習制作香包的技藝,現在已經成為了這一技藝的重要傳承人。

  在時代的發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經歷著變化,傳統的香包制作技藝也亟需創新和發展。“95后”孫歌堯的加入,為徐州香包注入了全新活力。

  建立“歌堯”香包品牌

  孫歌堯汲取傳統文化精髓,融入時尚元素,對香包的款式、工藝進行了大膽創新。為了提高技藝,孫歌堯四處學藝,找到被譽為“中國發繡第一人”的周瑩華老師,學習發繡技藝並運用到香包制作中。還與知名企業合作,將流行的手游人物融入香包元素,讓熱衷於游戲的年輕人,真切感受新潮流與傳統文化的融合之美。

  孫歌堯利用學校創新創業孵化平台打造了“歌堯”品牌,集結了一群與自己志同道合的青年設計師和品牌運營者,建立起3000多款香包圖案庫,設計了紅色記憶、古韻歌堯等五大系列近百種香包新品。在學校導師指導下,她將3D打版創新引入非遺工藝。隨后,她創辦了徐州針棒手工藝品有限公司,實現從原材料採購到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的全產業鏈運營。

  在文旅展售上,她將香包與徐州的歷史文化景點結合,打造了獨特的非遺文旅產品。與此同時,孫歌堯積極探索香包的應用場景,讓香包成為了旅游禮品、裝飾品、保健品,擴大了香包的市場需求。新品研發、加工定制、文旅展售成為了香包產業的新生力量,創造出非遺傳播與消費新場景。這種創新的方式,使徐州香包的傳統工藝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和認可。

  非遺傳承並不僅僅是對過去的守護,更應該是對未來的探索。以孫歌堯為代表的“非遺新人”在創新和傳承之間找到了一種獨特的平衡。他們尊重和保留了傳統,但也致力於將現代元素融入。

  開啟鄉村致富之路

  如今Z世代走入了消費主場,如何把握非遺文化“未來時”,讓非遺文化走進Z世代的生活場景——作為其中一份子孫歌堯頗有心得。

  “歌堯”香包申請了編鎖套針、可視化創樣軟件、明暗花針或明暗繰針、“快塑”香包3D定型法、型易三圍香包制作軟件等6項軟件著作權,生產效率提升30%至50%,突破了傳統香包外觀局限。孫歌堯通過明暗繰針、3D打版等現代技術,不斷提高香包的生產效率。影響、推動越來越多的當地村民通過參與到香包產業鏈的上下游,走上了致富道路。

  孫歌堯創新線上商業模式,構建O2O非遺香包社群。通過網店銷售拓展市場渠道,開發進階式培訓課程體系,結合客戶細分開發3000+圖庫,並向不同客群提供不同原創手工DIY材料包。在老手藝人的“傳幫帶”之下,以孫歌堯為代表的年輕手藝人,通過香包文化傳播,積極助力當地全域鄉村旅游融合,唱響國家級特色香包小鎮新發展,近幾年吸引國內外游客超千萬。全球訂單紛至沓來,小香包香飄海內外。

  “抓好非遺文化,擁抱市場,增強造血功能,繼而真正成為一個強大的文化產業,帶動整個鄉村經濟發展。”孫歌堯說:“我們不斷推陳出新,通過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挖掘和發揚,讓傳統非遺插上市場的翅膀,在新一輪產業振興下順勢而為。”(記者 涂競玉)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