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

2023年09月17日08:25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

  深圳光明區東北部一塊99平方公裡的土地,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曾經以農場聞名的光明,如今已蝶變成匯聚全球高端創新資源的“聚寶盆”,24個重大科技創新載體相繼落戶,大科學裝置破土而出,高精尖創新人才集聚,世界一流科學城輪廓初現。

  光明科學城猶如科技創新強勁引擎,激發深圳科技實力不斷躍升,在全球創新版圖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打造世界一流產業和科技創新高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今年以來,深圳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主動能、核心動能,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堅持加大基礎研究投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方位打造創新之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創新平台

  9月12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細胞》刊發了一項重磅成果——深圳科學家團隊通過解碼30萬個細胞,成功構建了國際上最全免疫細胞圖譜,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和精度。該研究工作依托深圳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完成。

  “合成生物大設施的自動化、高通量平台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人員王澤帥說,在研究過程中,僅需要兩到三名工作人員就能夠在一天內制備上千塊孔板,且每一塊均能夠按照實驗要求添加細胞裂解液和引物,大設施高效的工作方式使研究工作得以快速推進。

  大科學裝置是現代科學技術諸多領域取得突破的必要條件。深圳著力建設光明科學城,就是希望大科學裝置在基礎研究中發揮“策源地”作用,加快突破科學前沿、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目前,光明科學城累計投入建設資金超500億元,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腦解析與腦模擬、材料基因組等一批重大科研載體建設已取得重要進展,20余支院士團隊匯聚光明,承擔國家、省、市重大科技攻關任務超147項,“樓上樓下”創新創業綜合體模式在全國推廣,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提升至7.6%。

  面積不到百平方公裡的光明科學城,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布局最集中、創新動能匯聚最迅速、綜合創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區域。

  “梳理全球科創中心發展實踐,全球重要的科創中心一般都擁有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群、一流的創新平台條件、一流的創新教育人才和一流的創新生態環境等。”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專家表示,深圳正在結合黨的二十大關於科技創新中心的部署要求,系統推進,全面突破,加快建設成為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深圳世界一流大學較為缺乏,大科學設施布局較晚,基礎研究整體實力相對薄弱。對此,深圳超常規布局,大力度“補短板”,加強基礎研究和院校建設。

  實施基礎科學深研行動。以光明科學城為核心承載區,建設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完善“沿途下蛋、就地轉化”機制。建設完備實驗室體系,支持鵬城實驗室、深圳國際量子研究院建設,積極組建全國重點實驗室,推進廣東省實驗室和深圳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布局基礎研究平台,建設深圳醫學科學院,推動基礎研究機構高水平發展。

  實施教育高地攀登行動。建設高水平大學,爭取深圳大學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推動南方科技大學成為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學。籌建一批新高校,加快籌建深圳理工大學、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等,推進深圳海洋大學和國家深海科考中心統一規劃、一體化建設。

  創新產業集群孕育成型

  深汕特別合作區,小漠國際物流港的車流物流川流不息,和堆疊成山的集裝箱打破了金獅灣畔長久以來的寧靜。

  前幾天,1580輛比亞迪海豚新能源電動汽車在港口完成裝船作業,搭乘“長達隆”號滾裝船將抵達泰國林查班。目前,港區汽車滾裝貨源日益穩定,出口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

  就在離港口5分鐘車程的園區,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一期已實現投產,二期正加速沖刺投產。深圳新能源汽車出口熱潮,帶動小漠國際物流港水漲船高,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搶抓新能源汽車“風口”,以技術創新卷動全球乘用車市場,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等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正在形成強勁的發展動能。

  目前,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本形成了從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隔膜到動力電池成品制造,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電動總成、配套充電設施到整車制造,集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數據顯示,深圳新能源優質企業、新能源中小企業、新能源投資熱度集聚指數和城市綜合指數均在全國居首。

  以產業技術體系能級的提升推動新興產業的持續創新發展,深圳在5G、8K、人工智能、基因測序、3D顯示、新能源汽車、無人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創新能力居世界前列,培育了華為、大疆、邁瑞、比亞迪、雲天勵飛、微芯生物、北芯生命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創新企業,打造20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8大未來產業集群。

  面向未來,深圳正搶抓機遇布局新賽道,培育產業增長新動能。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正在實施新興產業提升行動。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計劃、企業上市發展“星耀鵬城”計劃,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壯大網絡與通信、軟件與信息服務等產業集群,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實施未來產業行動計劃,開展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強化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拓展未來技術應用場景。

  打造國際一流創新生態

  前不久發布的《2023理想之城——邁向教育、科技與人才高度發展的全球城市》顯示,根據全球科學家評價綜合統計分析結果,深圳成為全球創新人才最為向往的“理想之城”。

  報告還指出,在支持人才充分發揮智慧、實現自身價值的城市人才環境方面,科學家們對深圳的評價超過國內其它城市。在支持不同國籍、文化背景的人才無縫融入和緊密合作方面,以及全社會對於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尊重、支持程度方面,深圳也獲得了較高評價。

  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副校長張學記表示,如何在教育、科技、人才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而深圳是全國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最好的城市。

  與深圳一拍即合的顏寧“歸去來兮”,數學家埃菲·杰曼諾夫全職加盟南方科技大學,沈向洋、徐揚生等院士不約而同相聚深圳“老友記”傳為佳話……可以預見,“顏寧效應”和創新生態,會讓越來越多的全球頂尖人才慕名而來。

  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新增全職院士17人,增至94人,高層次人才累計超2.4萬人,留學回國人員超20萬人。

  多年來,深圳全面推進科技、產業、管理、金融、文化、行業模式等方面創新,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資介相結合”為特征的深圳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初步形成,整個城市正成為一個大的創新創業“孵化器”。

  深圳如何吸引更多創新人才?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正朝著國際創新生態標杆城市穩步邁進。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深入推進科技人才評價改革綜合試點,加快建設深圳零一學院、科創學院,優化外籍人才服務管理。推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設立產業子基金,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再貸款政策工具,設立實施知識產權証券化專項計劃,辦好“深圳創投日”活動。打造國際一流創新環境,推動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探索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記者 聞坤)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