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入選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
▲深圳國際低碳城(無人機照片)。 深圳晚報記者 寧杰文 攝
12月6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發布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印發首批碳達峰試點名單的通知》。《通知》顯示,為落實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有關部署,按照《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工作安排,確定張家口市等25個城市、長治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0個園區為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和園區。其中,深圳名列試點城市行列。
《通知》明確提出,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把碳達峰試點建設作為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抓手,統籌謀劃重點任務、研究推出改革舉措、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各試點城市和園區要按照《國家碳達峰試點建設方案》及《碳達峰試點實施方案編制指南》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科學編制試點實施方案。
深圳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背后有何“密碼”?
深晚記者從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舉行。深圳參加此次大會“中國角”系列邊會活動,並向全球展示應對氣候變化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的“深圳實踐” 。
近年來,深圳持續完善應對氣候變化制度體系,相繼出台了《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同時堅持立法保障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建立綠色低碳標准計量體系,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制度體系逐步完善。
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深圳不斷推動能源、交通、建筑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目前,深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為95.1萬輛,綠色建筑面積已超1.8億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9.2%,深圳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現已接近新加坡、丹麥等發達國家水平。在適應氣候變化方面,深圳已建成441平方公裡的海綿城市,綜合減災社區創建率達到82.36%。
激活市場化減排機制效能是深圳探尋低碳發展的“密碼”之一。一組亮眼數據,足見成效:深圳碳市場走過了充滿活力的十年,納入企業680家,累計交易額超22億元﹔綠色金融發展迅速,綠色信貸余額超8900億元﹔碳金融持續創新,開展了跨境碳資產回購和碳資產証券化項目,碳資產質押融資規模達2.06億元,每噸碳配額質押可撬動約3000元貸款﹔建設“五個一”碳普惠體系,用戶已超千萬,簽發首批碳普惠減排量52928噸,探索開展碳普惠生態環境損害替代性修復。碳普惠對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推動作用正在逐漸顯現。
深圳還通過創建一批具有領先示范意義的近零碳排放區試點、碳中和試點以及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創新探索超大型城市多種復雜場景下的高效減排路徑。目前,深圳已開展88個近零碳排放區試點項目建設,預計建成后年減碳量可達43.2萬噸。
隨著各項創建工作的開展,深圳逐步推動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目前,騰訊、比亞迪、華潤電力等深圳企業,通過自發制定碳中和行動方案、探索前沿技術攻堅,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深圳智慧。深圳還面向12個領域創建了1500多家綠色單位,創建公眾環境教育設施 61家,激發公眾活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記者 吳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