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深圳頻道

深圳寶安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何以如此動人心?

2024年04月08日10:57 | 來源:寶安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傳承保護數百載 璀璨非遺放異彩

廟會活動吸引游客數萬人。

巡游隊伍中的靚麗小姐姐。

參與巡游的小演員。

  若以時間為軸,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北帝三月三廟會是流轉數百年、連接過去與現在的傳統民俗。

  若以空間為序,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是西鄉人共同的記憶,也是連接西鄉與昔鄉、故鄉與家鄉的情感紐帶。

  線下106支巡游隊伍,幾千名演職人員冒雨參與﹔線上直播吸引了近3000萬網友關注。這兩天,“西鄉三月三”在無數市民的朋友圈、網紅的自媒體平台刷屏……

  這些“熱辣滾燙”的數據背后,是西鄉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生動體現﹔是留住西鄉文脈,打造非遺3.0層級的使命擔當﹔是以人民為中心,讓群眾享有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題中之義﹔更是促進文旅融合,推動西鄉高質量發展的“出圈”之舉。

  傳統也新潮

  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擴大非遺保護“朋友圈”

  熱烈!狂歡!震撼!4月6日下午2時,備受矚目的西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帝三月三廟會啟動,眾多市民及游客紛至沓來,截至4月6日,廟會活動吸引游客數萬人。

  這場傳承數百年的民間文化盛宴,已逐漸發展成為集祈福迎祥、文化交流、情感鏈接、文旅發展等多重現實需求為一體的大型群眾性活動,每年參與人數高達數十萬,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一論述為新時代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思想指引與實踐指南。

  近年來,西鄉街道在堅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根脈的同時,主動擁抱新潮流、新趨勢,不斷探索傳統文化新的表達形式,使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更有生命力、更有號召力。

  ——傳統民俗走上街區。106支巡游隊伍,上千名參與者,上萬名群眾觀看巡游,以北帝古廟為起點,沿途經過真理街、王大中丞祠、巡撫街、鳴樂街、西鄉碼頭舊址、玄壇古廟等西鄉街道歷史文物古跡,一路越古跨今,共繪了一幅春和景明、萬民同樂的盛世長卷,古韻與新潮在這裡融合,文化與煙火在這裡共生。

  ——國潮元素融入非遺藝術。廟趣滿滿的打卡活動、文藝小資的非遺文創、精彩紛呈的街區演藝等一系列新潮活動,也讓“傳統”的廟會儼然成為一種“時尚”的存在。

  ——借用“流量密碼”助力人氣“出圈”。各級媒體紛紛聚焦、火力全開,直播機器燒壞就換上備用器材,主持人衣服全濕就現場購買衣服換上,線上觀眾人數達到3000萬,自媒體、網紅大咖爭相打卡展示廟會盛況。在國內“出圈”的同時,廟會活動也在海外媒體贏得廣泛關注,收割一大波海外“粉絲”。據直播后台反饋,有不少新加坡、泰國的用戶在線觀看。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的影響遠不止於本地社區,它的吸引力已經跨越國界,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百年傳承生生不息——相比盛大的巡游和精彩的表演,更讓人觸動的,是這場跨越百年的傳承。巡游隊伍中,許多“90后”“00后”甚至“10后”的年輕一代已經成為表演主力,4歲的“小獅子”馮震宇、10歲的“老鼓手”鄭佳航、全部由小學生組成的西鄉小學醒獅團……一支萌態可掬的“娃娃隊”更是在巡游中大放異彩,這便是傳承的最好見証,這不僅展現了西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通過年輕一代的積極參與,彰顯了民俗文化傳承接力的新活力。記者還了解到,在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活動前夕,西鄉街道便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入校園”為主題,將非遺文化融入課堂,在西鄉小學和西鄉中學學生心中種下傳統非遺的種子。

  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的火爆,正是文化生命力最生動的驗証。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延續的不只是一個活動,而是一座城市穿越時空、古今對話、融合多元的情懷,它以傳統文化為載體,在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造就著一個更“新潮”、更具生命力的民俗盛典。這是西鄉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

  有心更“懂你”

  打造群眾共享大盛宴,打開非遺保護“激活碼”

  人民既是文化建設的參與者,也是文化建設成果的享受者、受益人,文化發展要造福人民。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近年來,西鄉街道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打造高質量文化盛宴。

  記者了解到,西鄉街道早在去年10月就開始策劃此次活動,從隊伍邀請、活動保障等各方面進行精心部署,在隊伍征集中充分考慮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在巡游隊伍征集方面,考慮到在西鄉居住生活的湖南人佔比較多,西鄉街道特意邀請了湖南花鼓戲參與巡游,讓來到西鄉工作的湖南人也能看到家鄉的演出。此外,此次活動策劃了多場高規格的文藝演出,既有潮州大鑼鼓、魚燈舞、傳統粵劇等外請團隊的演出,也有本土木偶戲專場、原創音樂會等精品文藝演出。

  “直播間還有手語主播,太有心了!”“現在不僅有畫面,還有故事!”在線上直播間內,一條條留言不斷刷屏,展現著群眾對廟會貼心安排的認同與點贊。“考慮到會有大量網友觀看直播,我們特意安排了手語主播,想讓聽障朋友們也能感受到這次傳統文化盛會的魅力。”西鄉街道黨工委委員李金宇介紹,這是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首次引入手語主播,通過手語主播對現場環節的介紹和畫面背后歷史進行解讀,與聽障人士共享“聲”色俱佳的傳統文化盛會。

  “西鄉北帝古廟往這邊走,您小心腳下。”當所有人都在關注巡游隊伍的精彩表演時,活動現場有一些志願者,他們在用心維持活動秩序,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熱心幫助。據此次西鄉志願服務隊領隊介紹,為確保活動順利進行,西鄉街道提前發布了志願者招募令,僅僅2天便招募了130多名志願者,並提前一周開展崗前培訓。廟會巡游當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讓人群變得慌亂。為保障群眾安全,志願者們手拉手形成“人牆”控制人群的移動,避免發生推搡踩踏,維持巡游現場的正常秩序。“雨衣藍”裡的“志願紅”,讓人感覺安心、暖心。

  “活動現場秩序井然,細節中透露出暖心,感覺被寵到了!”今年不少群眾表示被此次廟會活動的貼心安排給暖到了。

  包容更有愛

  同宗同源凝聚民心慰藉鄉情 增強非遺保護情感認同

  “本地鄉親過年不一定回來,但廟會活動期間一定會回來。”西鄉理事會理事黃正基介紹,北帝三月三廟會寄托著西鄉人內心的祈盼,每逢舉辦廟會的時候,大家都會出力,隻要鑼鼓聲響起,大家都會幫忙,在西鄉人心中,北帝三月三廟會不僅是西鄉人民共同的文化印記,還是一場連接西鄉居民及與西鄉同宗同源的港澳台同胞的文化盛會。

  1993年,第一屆西鄉北帝古廟理事會就是由深港兩地同胞共同組建,組織修復西鄉北帝古廟。在廟內牆壁上,一幅《西鄉晚清繁華錄》長卷畫作還原了西鄉墟昔日繁華景象,被譽為“西鄉的清明上河圖”,也是由西鄉當地居民和香港同胞共同繪制。

  廟會現場有許多從香港、澳門甚至國外趕來參加活動的人。許久未見的親人齊聚一堂,趕一場廟會、赴一場盛宴,“最西鄉”的氣息回蕩在街前巷尾,氤氳升騰。看到廟會一年比一年盛大,從香港返鄉的黃女士感慨萬千:“我的家鄉變得越來越好了!”廟會活動期間,西鄉街道組織人員到各跨境巴士站點派發寶安“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代金券”,為邀請香港同胞參加廟會,增強文化共鳴。代金券一經派發,便受到乘車港人的青睞。

  為了讓更多的新西鄉人、老西鄉人更加了解西鄉本土歷史文化,此次活動還精心設置了多個分會場,聯動轄區圖書館、博物館,布置了歷史人文展等展覽,並開展美食嘉年華活動,讓大家了解西鄉、愛在西鄉、奮斗在西鄉。

  “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是臨海廟會文化。”西鄉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西鄉向海而生,有著海納百川、包容開放的寬廣胸懷,這樣一種品格氣質成為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得以世代相傳的基礎。

  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傳承人一直秉承著“人人都是傳承人”的理念,積極吸納外來務工人員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參與,讓不同群體在廟會活動中提升參與感、獲得感。“請問今年請了哪些隊伍?我們想參與一下。”北帝古廟理事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中,社會支持參與廟會的熱情非常高漲,一批西鄉本土企業、社會鄉賢主動認捐邀請巡游隊伍,今年累計義捐已達30多人。

  “改簽了機票來現場,無怨無悔”“演員盡職、直播敬業、觀眾熱情,這是雙向奔赴的愛”……在直播間內,一條條留言不斷刷屏,無不展現著群眾對廟會的認可。正是民眾的廣泛參與才支撐起北帝三月三廟會的歷久彌新,讓其成為許多人難以割舍的情感記憶。

  今年,西鄉街道面向社會征集並挑選50支民間巡游隊伍,不少人為這樣的民俗所吸引,踴躍報名,儀仗隊早已不再是“西鄉本土人”的專屬,四川人、湖南人的身影頻現,“不管你是哪裡人,來了就是西鄉人”帶給大家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我已經在西鄉生活了10年,西鄉就是我的第二故鄉,每年廟會總是給我一種‘歡迎回家’的感覺。”富華社區何女士說,一連9天的廟會帶來的儀式感,讓“新西鄉人”在這裡找到新向往,寄托了美好的願望。

  “多元的人群、多元的城市文化是我們最大的創新源泉。”西鄉街道黨工委委員李金宇表示,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作為一種民俗活動,其本身蘊含著民為邦本、親仁善鄰的文化基因,寄托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西鄉將繼續探索實踐,秉持最大的參與度與開放性,讓北帝三月三廟會這場民俗文化活動辦得更好、傳得更遠、扎得更深,凝聚合力,激發西鄉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

  ■市民反響

  大雨澆不滅觀眾的無限熱情

  雨中綻放的精彩廟會,給現場觀眾和網友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是香港都會大學研究生,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之前我聽說寶安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活動非常盛大,我就專門過來觀看,現場果然精彩紛呈,非常有料。 ——香港都會大學研究生 陳先生

  我是馬來西亞人,是第一次來深圳參加廟會,我以前沒看到過這麼盛大的廟會活動,內心特別激動,特別是在下雨的同時,所有演職人員都齊心協力,完成整個演出任務,內心很興奮、很激動。這樣的活動不僅增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尊重,也為推廣民俗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平台。

  ——馬來西亞一龍獅團成員 余烽榮

  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風雨兼程,雨越大鼓聲越響,預示著風調雨順、一帆風順,希望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西鄉本土居民 徐浩浩

  ■專家建議

  搬上舞台走上講台 挖掘廟會背后的故事

  4月6日下午,西鄉街道在綺雲書室召開了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傳承保護座談會,現場專家學者紛紛為西鄉街道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支招。

  建議進一步研究和整理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的歷史和特色,發掘它作為民俗文化活動,對促進文化認同和文化交流,推動經濟發展的意義。

  ——廣東省非遺促進會會長 宋俊華

  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群眾參與度高,現場氣氛活躍。建議西鄉加強對本土廟會和外地廟會的分析,進一步了解西鄉北帝三月三廟會的特色和優勢,在關注傳承的同時,更加關注老百姓的參與度。

  ——廣東省民協主席 劉曉春

  建議圍繞北帝的故事、北帝古廟的淵源展開深入調研,並進行廣泛傳播,增強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原廣州市文聯主席 曾應楓

  申遺的過程也是保護傳承的過程,建議積極申報國家級非遺項目,在申遺的過程中,通過搬上舞台、走上講台等多種方式,講清說透北帝及北帝廟背后的故事,讓更多的老百姓自覺參與其中。

  ——深圳市非遺保護協會主席 王程太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