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看見中國精神
▲沉管測量專家鎖旭宏在深中通道建設現場。 新華社發
▲施工現場,工人在鑽孔作業。 新華社發
在深中通道西人工島,工人在屋頂開展清掃。 深圳晚報記者 陸穎 嚴文婷 攝
6年前,港珠澳大橋在伶仃洋上穿雲破海,創造了一個個公路建設史上的巔峰。如今,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深中通道再次飛躍伶仃洋,一舉創下10項世界之最。基建奇跡是如何創造出來的?答案在1.5萬名建設者身上。在5000多個日夜中,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向世人展示出什麼是中國工程、中國速度、中國標准、中國精神。
穿雲破海 超越自我
深中通道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建設條件極其復雜,5年前期研究,52項專題論証、29個過江通道方案比選、19項通航專題研究,提出“橋-島-隧-水下樞紐互通”於一體的跨海工程方案,前期團隊走過的道路極其艱辛。
取得交通運輸部通航批復后,要等待國家發改委的立項同意批復。“真的是隻有等嗎?不要白白浪費這段時間。”時任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的陳偉樂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要讓深中通道在技術與美學上均卓然超群。
於是,他突破了國內先選設計單位再選設計方案的慣例,率先在國內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組織開展方案設計國際競賽。2015年10月,深中通道向全世界發出了競賽邀請函,立即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的著名設計單位參與競賽,豐富的設計成果令人大開眼界。通過競賽,深中通道吸取了平衡和諧的建筑設計理念,採納了兼具橋隧轉換功能和防洪納潮需求的西人工島菱形設計,實現工程與自然、人文和諧共生,並把國內工程美學設計的前沿往前推進了一大步。
開路架橋,從來都是百年大計。深中通道建設者不僅有開放創新的國際視野,更有勇創一流的志氣。
為適應海底隧道超寬、變寬、深埋、大回淤技術特點,項目在國內首次創新性提出了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結構,並從2015年開始,牽頭組織20余家一流科研團隊進行攻關。深中通道總工程師宋神友說:“這種結構在國際上是首次大規模應用,國內更是全產業鏈空白——沒有相應的工程經驗,沒有成熟的設計規范、施工經驗、質量驗評標准、檢測手段和方法。我們自主創新,領先世界。”
在這場“穿雲破海”的極限挑戰中,深中通道建設者如積薪耳、不斷超越,接過自主創新的火炬,繼續尋找推動交通科技邁向新高峰的下一個支點。從2018年9月深中大橋第一根主墩樁基開鑽,到2023年合龍,建設團隊克服了全海上作業、建設條件復雜、頻發強台風等不利條件,最終讓深中大橋巍然矗立於海天之間。
智能建造 中國力量
7年籌備,7年建設,超萬名建設者在這裡奉獻堅守、青春和無悔,將“嘆伶仃”變成“跨伶仃”。“每年台風天,上千名工人在海上作業,建設者和設備的安全,都是我最擔心和牽挂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范傳斌說。
“再難也要做,迎難而上”。范傳斌帶領團隊科學編制施工方案,制定“品質工程、智慧工地、智能建造、智慧梁場”系列標准,實施全過程BIM技術應用,解決了海中大型錨碇建設難題。同時,他還帶領參建方,創新打造了超高橋塔空中建造垂直工廠,研制了具有混凝土布料、養護功能等於一體的智能化筑塔機,研發了裝配式鋼筋網柔性制造生產線和相關施工平台,實現了懸索橋超高橋塔的工業化建造,大幅提升了建造品質、效率和安全。
“畢業近30年,我都是在工地上度過,和家人總是聚少離多,但每一個工程完成之后,都有極大的自豪感。我感恩生長在這個好時代,未來還有很多事要做,我將為之不懈奮斗。”范傳斌說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如今,在深中通道這個“練兵場”上,不少“80后”“90后”工程師也逐漸成為項目的技術骨干,“海上黑”成為他們的青春“名片”。“創大灣區百年門戶工程”——這是深中通道項目的口號,更是深中建設者的承諾。他們不懼洋闊海深,一路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黝黑的臉龐如日光般發光發熱,用智慧和汗水向我們精彩展示了什麼是中國工程、中國速度、中國標准、中國精神。(記者 董玉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