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獲准自主招生普高增加61所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6月30日,深圳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舉行。今年深圳市教育局評審批准開展自主招生的一二類自主招生學校數量比去年增加了61所。
今年全市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繼續按自主招生一類、自主招生二類設置,其中:一類自主招生計劃主要招收具有拔尖創新潛質或在理工科技、人文社科方面具有突出潛質的本市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二類自主招生計劃主要招收具有藝術、體育專長的本市初中學校應屆畢業生。
今年,市教育局批復同意開展自主招生的學校大幅增加。其中,自主招生一類計劃學校數量為92所,比去年增加27所(含公、民辦普高)﹔自主招生二類計劃學校為108所,較去年增加34所(含公、民辦普高)。
自主招生錄取安排在自主招生批進行,根據考生中考成績和學校專項考核成績統一折算為百分制后,按照相應權重比例(中考成績佔60%,專項考核佔40%)合成總分,由高到低依次錄取,考生中考成績不得低於學校公布的中考成績控制線。如合成總分相同,先按學校專項考核成績由高到低排序,再按中考“同分比較”原則排序錄取優先者。
今年各高中的一類自主招生綜合能力考核主要由人機對話和面試兩部分組成,選拔具有拔尖創新意識、出色的學術潛質和思維品質的優秀學子。
南山外國語學校(集團)高級中學教務處主任、學校發展處主任胡珣韻主任認為,學校通過客觀的“人機對話”來衡量學生的學術能力,也希望通過面試,考核學生臨場應變能力、綜合素養、知識廣度與覆蓋面等方面的水准。為此,面試主要針對社會熱點問題,涉及到學科知識的生活運用場景,在關注考生學科延展能力的同時,也在考察他們的家庭教育、辨識能力、評價能力、領袖氣質等內涵。
記者注意到,今年一類自主招生計劃雖然繼續招收具有拔尖創新潛質或在理工科技、人文社科方面具有突出潛質的學生,但招生模式有所創新,高中學校可選擇原招生模式或新招生模式進行,新招生模式分為理工科技和人文社科兩大類型,每個大類下再細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生物、科創和中文、英語、歷史等項目。
華中師范大學龍崗附屬中學教學處主任陳誠介紹,今年學校在一類自主招生中,設置了“理工科技”數學、物理,以及“人文社科”文學三類招生,與往年的最大區別在於:以往的“綜合能力測試”包羅萬象,涉及語文、數學、英語、化學、生物、物理等各個學科,但在新模式下,物理、數學、文學三類招生的規模不僅有明確分配,綜測題目也完全依照所報名的單一學科進行素養考核,更為聚焦,也較為充分地凸顯了在學科能力上的區分度。(記者 姚卓文 李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