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全國首個生物制造創新平台在深圳光明啟動建設

2024年07月15日10:22 | 來源:深圳光明
小字號

原標題:生物制造領域全國首個!國字號創新平台在光明啟動建設!

生物制造作為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

和產業變革的戰略制高點之一

正在改變物質生產方式

被視為制造領域一次新的“工業革命”

7月14日

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

(簡稱“國創中心”)啟動建設儀式

在深圳市光明區舉行

這是國家發改委批復的

全國第十個產業創新中心

也是我國生物制造領域

首個國家級產業創新平台

  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余璟,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創中心主任劉陳立,光明區委書記蔡穎,區委副書記、區長邱浩航,區領導姚高科、李興亮出席儀式。

  國創中心由國立科研機構聯動央企、國企和龍頭企業共同打造,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強化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構建產業協同創新生態、支撐打造生物制造產業創新高地。

  01

  光明搶抓生物制造發展機遇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近年來,生物制造成為未來發展熱詞。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明確將生物制造作為生物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今年3月,國家首次把“生物制造”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長引擎。

  為搶抓生物制造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機遇,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批復同意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牽頭組建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聯合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商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深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科學城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朗坤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廣新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華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產業鏈上下游優勢單位合作共建。

全國首個生物制造領域的國創中心

為何在光明科學城啟動建設?

  從發展趨勢來看

  生物制造產業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具有知識密集高、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顯著特點。生物制造產業正逐漸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生物制造“可造萬物”的特性將實現醫藥、工業、農業等產品的定制化設計和大規模制造,推動傳統產業向新質生產力轉變。

  從集聚優勢來看

  作為廣東省合成生物產業核心承載和重點發展區域,光明區已落地全國首個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全國首個定量合成生物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全國首個合成生物學院,承接了全國首個部市聯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重點專項,成立了全國首個合成生物產業創新聯盟,出台了全國首個合成生物產業專項支持政策,啟動建設全國首個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近三年深圳市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業80%落戶在光明區。光明現已集聚合成生物企業116家,總估值約320億元,設立了規模15億元的深圳市合成生物產業基金,正在打造近百萬平方米的專業化產業空間,朝著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合成生物產業高地方向邁進。

  開工儀式上,深圳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余璟表示,平台的落地體現了國家對深圳發展生物制造產業的支持,彰顯了深圳生物制造產業的先發地位,未來國創中心有望成為立足大灣區輻射全國的產業核心支點。市發改委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國創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努力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保障。同時,希望國創中心能夠積極發揮牽引作用,整合上下游創新資源,促進研發成果轉化,推動生物制造產業在深圳快速做大做強。

  光明區委副書記、區長邱浩航介紹,目前光明區合成生物領域已經基本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小試中試、成果轉化到產業聚集空間支持,金融支撐的全鏈條創新生態鏈,構建要素齊全,開放共享的創新體系,正在日益成為全國合成生物發展的首選地。邱浩航表示,“國創中心正式啟動建設,將成為未來生物制造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為世界一流科學城建設注入新動能。我們將全方位服務保障國創中心的建設發展,急中心所需,盡光明所能,全力支持國創中心整合優質創新資源,提升生物產業源頭創新能力,構建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培育生物領域創新企業集群,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物產業創新高地。”

  02

  打造六大技術平台

  加速形成產業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現場舉行了明區政府

深圳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有限公司

共建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

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國創中心位於

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的

光明科學城光明銀星合成生物產業園內

項目將對原有建筑物進行升級改造

購置關鍵核心設備

極大地提升分析設計、構建組裝

驗証測試和深度學習的能力

  針對當前生物制造產業發展面臨的源頭創新能力不強、關鍵共性技術支撐不足等問題,國創中心將打造自動化生物制造平台、跨尺度生物多模態驗証平台、生產工藝高通量開發平台、中試放大及GMP平台、大規模載體制備與質控平台、生物信息計算支撐平台等六大技術平台,為加速突破產業前沿技術瓶頸提供硬件基礎,圍繞綠色低碳、生物農業、醫療健康領域,推動一批示范性成果轉化,打造關鍵技術領先、產業鏈條完善、競爭優勢突出的生物制造產業集群,支撐深圳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生物產業創新高地。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國創中心主任劉陳立介紹,國家發改委批復成立國創中心,深圳市、光明區大力支持項目落地,搶抓新機遇, 布局新賽道,打造新引擎,為我國發展生物制造產業按下“加速鍵”。國創中心的建設不僅順應了全球生物前沿技術變革的潮流,更緊密契合了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我們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產業需求,聚焦生物制造“1-10”小試中試放大階段,探索將原有從實驗室到企業的線性轉化模式,轉變為非線性互動式模式,推動我國生物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項目建成后

國創中心將與同樣位於光明科學城的

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深圳市工程生物產業創新中心

深圳理工大學合成生物學院等

科教產教平台聯動

實現從原創突破到產業發展的上下游協同

加速形成合成生物制造產業全過程創新生態鏈

延伸閱讀:國創中心六大平台

針對產業共性問題

國家生物制造產業創新中心

搭建6大技術攻關支撐平台

為前沿技術瓶頸突破提供硬件基礎

  自動化生物制造平台

  本平台通過引入智能制造理念,基於信息化架構、機器人平台以及高通量設備,實現底盤細胞智能化設計、規模化構建、高通量表型篩選、高通量生物樣品制備、靶點篩選、標准化測試的能力。結合生物信息、數理模型、大數據與機器學習等方法,基於數據驅動方式自主生成與閉環優化實驗方案實現自動化生物制造柔性集成和定制。

  大規模載體制備與質控平台

  本平台聚焦實現各類載體的大規模、標准化、工程化生產和質控的能力。突破系列共性核心技術,解決載體制劑的擴大再生產和質控,仿生藥物載體工程化生產工藝、病毒類載體大規模制備等。

  跨尺度生物多模態驗証平台

  本平台通過實現 AI 應用於高分辨率生物體成像的高通量分析技術,建立規范化、標准化的動物模型評估的能力,為關鍵干預靶點的篩查和選定提供支撐,形成全鏈條的疾病模型制備和干預靶點篩查體系,同時測試生物活性分子與材料,為疾病藥物的開發提供上游核心技術。

  生產工藝高通量開發平台

  本平台利用工業4.0技術,結合先進電子傳感器、信息學技術和生物技術,在小試、中試規模設備實現精細的工藝調控與管控的能力。利用統計學分析方法和機器學習技術挖掘有用參數,通過自動化技術實現工藝參數的精細調控,減少員工干擾,加強平台智能化能力,大幅提升工藝效率和成功率。

  中試放大及GMP平台

  本平台聚焦藥物的高通量優化、量化定制、GMP規模化生產與治療及藥物臨床試驗平台開發。實現藥物從小試、中試、臨床申報到GMP生產全鏈條服務的能力,滿足不同階段的藥物產業研發需求。

  生物信息計算支撐平台

  本平台利用生物信息、數理模型及人工智能等手段,針對包括生物大分子設計、全細胞網絡模型設計、底盤細胞/菌種設計、自動化儀器界面協議與自動化流程控制、深度學習優化,疾病動物模型的復雜表型信息的採集、分析、融合,建立基於區塊鏈的信息大數據的分布式管理、分享和可視化平台,形成為其它平台提供數據支撐的能力。

  內容來源:深圳特區報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