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首批出港捕魚船滿載而歸

2024年08月20日09:15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海鮮物美價廉 市場購銷兩旺

  日前,深汕特別合作區鲘門鎮漁港碼頭數百艘漁船出海捕魚。

  海鮮上岸。

  市民選購。

  自8月16日中午南海開漁以來,深圳市首批出港捕魚的漁船相繼滿載而歸。記者8月19日了解到,深圳的各大海鮮市場又開始熱鬧起來,生猛海鮮品種繁多、物美價廉,市民紛紛採購嘗鮮。

  交易量大增 海蝦價格大降

  “這幾天市場來的新鮮海產量大,如蝦菇(瀨尿蝦)、紅蟹、三點蟹、花蟹、蘆蝦,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降。”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相關負責人鄭錦洲對記者說。

  據了解,三點蟹休漁期的價格在70元左右,休漁期結束后,這兩天的價格是26元-30元,質量比以前更好,絕大部分都帶膏。紅須蝦在休漁期間的價格為七八十元,有時還可能上百元,而昨日的批發價僅售26元-28元,是休漁期價格的三分之一。休漁期間,大花蝦的價格在250元-300元之間,如今價格下降了一半。蝦菇的價格也降了40%左右。

  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商戶恆記水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休漁期的水產銷量每天約五六百斤,現在每天可以銷到四五千斤,增加了8-10倍。他告訴記者,開漁后第一個禮拜的貨量是最大的,到第二個禮拜,貨量就會少一些,水產價格也會根據量的變化稍有回升。另外,市面較常見的九節蝦、鮑魚和斑魚因為主要是養殖的,價格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

  市民摩肩接踵 市場購銷兩旺

  記者了解到,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售賣的海鮮以鮮活為主,市民對開漁后捕撈的鮮活海鮮很感興趣,認為物美價廉,品質也好。

  聯興海產曾先生是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的零售大戶。他告訴記者,開漁后進的第一批500斤海鮮18日已經賣完,主要是蘆蝦和大花蝦﹔19日又進了400斤,大清早就基本賣完了。

  據了解,開漁這幾天,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的零售業務大幅增長,人氣不斷提升,羅芳路兩邊停滿了私家車。早上8點多,住在水貝附近的市民羅女士在聯興海產買了10多斤蘆蝦,她對記者說,“3個多月沒有吃到新鮮的海貨了,野生蘆蝦現在幾十元一斤,比養殖的九節蝦更好吃。我特意多買一點,分給親戚嘗鮮。”

  海鮮來源可查 檢測結果每天公布

  為迎接開漁季水產銷售旺季到來,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對市民停車和食品安全都做了精心准備。該市場有關負責人黃鍛森介紹,在街道辦和交警等相關部門的支持下,提前做好了交通疏導和停車場地的安排﹔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加大了水產品檢測的量和頻率,公司自檢從原先的每天20個品種,提高到了每天30到40個品種,檢測結果每天都在市場電子屏上公布。從這幾天檢測的結果來看,水產品質量平穩,沒有發現異常。

  羅湖水產(綜合)批發市場有關負責人張健介紹,在休漁期結束前一天,市場聯系了深圳市計量院,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黃貝監管所,對整個市場的所有計量器具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測貼標,市場內所有商戶承諾:堅決杜絕短斤少兩、以次充好的現象發生,讓市民買得安心、吃得放心。(記者 易東/文 莫榮寶 賴犁/圖)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