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西涌國際暗夜社區將優化整體光環境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作為深圳熱門的“追星”目的地,可以仰望滿天星斗的西涌國際暗夜社區受到市民和游客追捧。隨之而來的就是暗夜的保護問題。8月27日記者從深圳市氣象局獲悉,由該局牽頭編制的《西涌國際暗夜社區天文觀測及戶外照明設置指引》目前完成編制,現已進入向公眾征求意見、專家咨詢論証等階段,計劃於今年12月前發布試行。
在獲得國際暗夜社區認証后,西涌旅游資源由原有的海灘擴展到山海、天文、暗夜螢火虫等全方位自然生態資源,旅游服務由原來的季節性旺季變成全年旺季,為當地的民宿、餐飲、交通、就業等帶來直接的推動促進作用。而如何更好保護這一難得的暗夜環境,也受到社會各方關注。
深圳市政協委員高潔等調研發現,西涌國際暗夜社區仍然存在沙灘、市政河道、餐飲大排檔、海上釣捕魚船等種類的光污染。2023年6月1日,深圳市發布了《夜間光環境區域限值》地方標准,但關於光污染行政執法、法律監督的需求還有待進一步滿足。高潔認為,應將暗夜社區光污染防治納入法治軌道。今年兩會期間,高潔建議制定暗夜社區光污染防治地方性政府規章,精准規范開展光污染防治。
深圳市氣象局收到提案建議后,作為主辦單位高度重視,積極與政協委員溝通,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了切實可行的提案辦理工作方案,明確具體部門分工、辦理要求和時限,確保提案辦理工作高效推進。
“市氣象局已在天文台布設3台天光監測設備,並和武漢大學、廣州大學就相關數據開展研究工作,下一步將在西涌暗夜社區全域范圍內布設光監測設備進行不間斷數據採集,支撐西涌暗夜社區的光環境改善。”市氣象局在建議辦理情況回復中寫道。
據了解,《西涌國際暗夜社區天文觀測及戶外照明設置指引》對天文觀測推薦地點設置、照明設置要求、西涌天文觀測信號照明聯動機制等作出了明確指引建議。預計該指引出台后,將有利於科學合理設置戶外照明,優化西涌暗夜社區整體光環境,兼顧文旅經濟發展和暗夜保護。
此外,市氣象局還將會同市生態環境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事局等部門,在西涌暗夜社區周邊海域開展鼓勵海上船員文明使用照明燈具、減少射向天空的溢散光行動,深入研究漁船光照亮度和方向的科學合理設置,制定海上光污染治理可行性方案。(記者 方勝 通訊員 鄭建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