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謀劃時速千公裡級磁懸浮網絡
《深圳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方案(2024—2035年)》10月24日正式印發。根據方案,深圳到2035年將高水平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面形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實現“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務目標。綜合交通發展水平進入全球先進行列。
其中,“12312”出行交通圈,指與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2小時通達,與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123”快貨物流圈,意味著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主要城市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10-30-60”的快速交通服務目標,即10分鐘接入高快速路網、30分鐘可達高鐵樞紐、60分鐘可達機場樞紐。
2035年深圳機場國際航線將超120條
方案提出共享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積極協調推進廣深第二高鐵、港深西部鐵路等項目建設,加快實現深圳與灣區其他機場的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支持惠州平潭機場打造千萬級區域性樞紐機場,與深圳寶安機場形成協同發展格局,發揮深圳第二機場作用。強化機場與全市域軌道交通網絡特別是城市功能中心的高效銜接、便捷通達。到2035年,深圳的航空出行便捷性進一步提升,實現全市域60分鐘可達寶安機場,便捷高效地利用香港、廣州、惠州機場。
在航線開拓方面,加快形成覆蓋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新興市場國家節點城市的國際航線網絡。積極拓展與深圳產業關聯的全球創新型城市、新興市場航線,爭取中亞、南美航線的突破。持續完善至東盟、東北亞4小時高頻直達航線。到2035年,深圳機場國際客貨運航線數量力爭達到120條以上。
謀劃時速千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網絡
立足拓展國內大循環經濟縱深,深圳將進一步強化鐵路在陸路對外通道中的核心功能。加快廣深第二高鐵規劃建設,推進深河高鐵、深南高鐵前期研究。打造東部沿海、京九、京港澳、成渝、西部沿海、深圳至香港等六大鐵路走廊,進一步提升輻射能級、拓展經濟腹地。超前謀劃時速600至10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網絡在深圳地區的合理布局。力爭到2035年,6大鐵路復合走廊全面成型,國家鐵路運營裡程達到340公裡以上,實現至京津冀、長三角、成渝城市群核心城市6小時全面可達,4小時通達范圍覆蓋泛珠三角地級市比例達到55%。
深圳將進一步完善市域“五主五輔”對外軌道樞紐體系。其中,深圳站、深圳北站、西麗站、機場東站、深圳坪山站被列為“主樞紐”,光明城站、福田站、羅湖北站、深圳東站、平湖站為“輔樞紐”。目標是力爭到2035年,全市實現高鐵出行“多點始發、就近乘車”,全市域30分鐘可達高鐵樞紐,中長途鐵路旅客年發送量超過9000萬人次。
依據方案,深圳要構建多網融合的軌道交通體系。其中包括,推進時速200-250公裡級區域高速城際鐵路規劃建設,合理利用高速鐵路開行城際列車,重點服務以商務、旅游休閑為主的城際出行﹔加快時速160公裡級都市圈快速城際鐵路規劃建設,重點服務都市圈中長距離通勤出行,拓展城市發展與職住選擇空間。
實現港口作業效率全球領先
根據方案規劃,深圳將構建“一體三翼”深圳港總體格局,到2035年,力爭集裝箱年吞吐量增至4100萬標箱,LNG年接卸量達到2400萬噸,汽車年運輸量達200萬輛,實現港口作業效率全球領先。重點加強與廣州港、香港港的發展協同與服務對接,全面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綜合競爭力。 實現港口集疏運體系由公路主導向公鐵水多方式協同轉變,依托組合港、內陸港體系建設強化深圳港樞紐地位。規劃到2035年總計開通30個以上內陸港。
深圳將全面提升國際航運綜合服務功能,建設深圳國際航運服務中心,補齊航運金融、海事法律、航運經紀、船舶注冊登記等高端航運服務短板,形成門類齊全、服務優質的高端航運服務體系。力爭到2035年,注冊航運企業或組織突破1000個,深圳在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的排名由當前第17名提升至前5名。(記者 戴曉蓉 易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