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讀書月慶祝中法建交六十周年特別活動舉行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11月3日,由深圳出版社策劃的“以書為媒 閱讀中國”——深圳讀書月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別活動在深圳中心書城舉行。活動邀請了法國《圖書周刊》前主編法布利斯·皮奧、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黃葒、深圳法語聯盟法方主任斯特凡·若利和深圳大學法語系教授翁冰瑩等嘉賓,圍繞中國圖書在法國的傳播、法國當代文學在中國的影響和法語聯盟在深圳的現狀進行了分享。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法國著名作家勒克萊齊奧先生為本屆讀書月專門錄制了祝賀視頻。他表示:“閱讀是中國與藝術、與書籍共生的悠久歷史的象征,而藝術與書籍是世界和平與各地人民和平相處的保証。第25屆深圳讀書月是深圳城市經濟與文化發展的象征。希望在第26屆深圳讀書月時,可以到場與大家歡聚。”
書籍,沉澱著文明,讓遠隔山海的讀者可以在飽含人類生活悲歡離合的字句間,讀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信念和胸懷。
長期以來,深圳出版社致力於出版高質量的法國文學作品,自1998年以來,已出版了近200本法語作品,涵蓋小說、詩歌、散文、傳記、漫畫、學術著作等類型,數量為全國出版社之最。得益於深圳出版社以及深圳出版社“胡小躍工作室”負責人胡小躍的推動,如今法國最新出版的不少文學作品都會第一時間被引入中國。這些譯作中以當代文學為重點,致力於讓中國讀者及時了解法國文學的動向和趨勢,具有前瞻性、開拓性和超前性,受到讀者的好評。
今年,深圳出版社不僅推出了《莫娜的眼睛》《本雅明及20世紀哲學家大師們》《至上的愛》等優秀法語譯作外,還舉辦了多場中法文化交流活動,包括今年5月在文博會主會場舉辦的深圳出版社法國圖書精品展,6月在中心書城舉辦的“中法文化之春”活動,以及8月在南國書香節期間舉辦的“60年,法國文學在中國”研討會等。(記者 焦子宇 通訊員 張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