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鹽田建好“司機之家” 助力“物流暢達”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在這裡吃上了熱飯、喝上了熱湯。兩葷兩素,米飯和湯不限量,還能享受特有的折扣!”剛吃完深圳鹽田港運司機之家裡提供的“暖心套餐”,朱師傅就和同行的貨車司機們駛向鹽田港區,開啟了新一輪的“跑貨”。
鹽田區因港而生,因港而興,港口物流產業始終是鹽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去年,深圳市委、市政府著眼於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提出建設包括物流中心在內的五大中心。
然而,物流貨運業是典型的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貨車運輸在鹽田是一個龐大的就業群體,作業環境艱苦和職業健康問題突出,是道路運輸從業人員面臨的較為顯著的現實問題。
如何優化司機群體的工作環境,提升他們的工作獲得感?又該如何以司機群體為切口,助力深圳建設全球物流中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鹽田區總工會主動作為、積極謀劃,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力爭實現“司機幸福感”和“產業發展度”的兩全。
暖人心:細致服務一站到“家”
“‘司機之家’的服務非常到位,為我們解決了休息、飲水、洗澡這些憂心事。”說起“司機之家”帶來的各種便利,常年往返於湖南和鹽田港區的貨車司機高師傅豎起了大拇指。
走進位於鹽田綜保區的“司機之家”,一樓公共休息區配有飲水機、微波爐、冰箱、電磁爐等,位於二樓的休息室、健身房寬敞明亮。“這個精心打造的溫馨之家,讓貨車司機可以停下放心車、吃上可口飯、洗上熱水澡、睡上安穩覺。”鹽田港口汽車運輸業工聯會主席黃祖勝告訴記者。
作為以港口物流為支柱產業之一的濱海城區,鹽田長期關注貨車司機群體的工作環境,高位推進產業服務職工平台與隊伍建設:
2007 年,為了進鹽田港區健康發展、維護行業穩定,鹽田港口汽車運輸業工會聯合會正式成立﹔
2021 年,鹽田區總工會聯合區委組織部、鹽田街道辦在鹽田綜合保稅區公共服務樓建設黨群服務中心(司機之家),並在二樓設立職工服務站,由港運工聯會入駐﹔
2022年,鹽田區總工會制定了鹽田區新業態工聯會改革實施方案,將區職工服務中心與港運工聯會、新業態工聯會融合發展,為進一步服務好港口物流產業職工筑牢了堅實的服務基礎。
多年來,鹽田對於貨車司機的服務從不做表面文章,而是通過實地走訪、調研,了解他們的切身需求。
生活的保障,鹽田給你補上:鹽田還會送上話費紅包、牙膏、毛巾、飲料、沐浴露、洗衣粉、涼茶和新春大禮包等慰問品,還送去了法律咨詢、法律服務、健康保險等。
解暑的甜品,鹽田為你端上:鹽田港運司機之家定期開展送豆花活動,司機們在休息時,能品嘗到這份美味,緩解工作疲勞,同時也感受到了家的關懷。
豐富的活動,鹽田更能給你安排上:自鹽田綜保區司機之家啟用以來,圍繞貨車司機、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以及鹽田綜保區內物流企業員工的需求,舉辦紅色觀影、技能培訓、志願服務、培訓講座、安全生產演練、體驗閱讀等各類活動80余場次、服務7000余人次……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正是在這樣長久的走心服務中,區總工會逐漸成為貨車司機們最親近、最信任的“娘家人”。
強統籌:勞動糾紛源頭治理
不僅是司機師傅們的暖心補給站,在區總工會的長期支持建設下,鹽田綜保區‘司機之家’更成為矛盾糾紛的“緩沖帶”。
事實上,由於行業准入門檻相對較低,同時部分企業為了降低經營風險,將風險轉嫁給司機,挂靠、承包、租賃等用工關系復雜,貨櫃司機在處理貨物損失、交通事故、勞資糾紛等問題時,往往處於弱勢地位。 例如,極少數物流公司,會存在不簽勞動合同、拖欠工資等情況,從而侵犯司機的正當經濟權益。
鹽田區總工會也認識到,要真正維護司機們的合法權益,把勞動糾紛化解在源頭,從而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不能“單打獨斗”,需要借助多部門的合力。
在這樣的認識下,2023年,鹽田區開全國之先河,以創建全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為契機,把勞動爭議仲裁庭開在了“司機之家”。服務站圍繞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全過程、職工職業發展全過程和勞動關系建立全過程等“三個全過程”,聚焦公共資訊、培訓指導、激勵表彰、矛盾調處等七大類公共服務,重點打造港口仲裁庭、和諧大講堂等五大品牌。
2024年1月,鹽田區港口物流產業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正式通過國家三方驗收,成為深圳唯一、全國首批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樣板站點。截至目前,港口仲裁庭共計審結案件225件,其中裁決139件,調解82件,撤訴4件。
一方面對司機群體進行矛盾化解,一方面還對用工企業進行“源頭治理”:鹽田區總工會在物流行業內推出“工會仲裁學堂”,選擇典型案件,將庭審現場進行現場直播,邀請同行業同區域企業主要負責人或職工代表前來旁聽﹔庭審結束后,由仲裁員或律師結合案情進行點評,對產業勞動用工共性問題以及風險隱患進行剖析,並提出改善建議,向行業、企業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形成“一案一課一建議”的典型做法。
“將工會仲裁學堂延伸到產業,形成辦案與教育相結合的創新模式,最大特點就是在提高調解仲裁效率和質量的同時,更加突出社會效能,做到處理一宗案件,規范一家企業,受益一批員工,推動一個產業,影響一片區域。”黃祖勝說。
促發展:溫情“潤滑”經濟鏈條
從創設“司機之家”,到提供貼心服務,再到提供法律援助,鹽田的這些“涓涓小善”所產生的影響,實則不可小覷。
當下的鹽田,正圍繞“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目標,進一步打造更高水平航運樞紐,同心構建互惠共贏的港口航運、現代物流和產業鏈供應鏈服務體系,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外貿高質量發展,全力支持深圳加快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
而在其中,貨運司機是物流和供應鏈上的關鍵一環。關愛司機,確保運輸安全,也是穩住經濟運轉,實現發展目標的基本要素。
從這個意義上說,“司機之家”的暖心服務,體現了鹽田對經濟鏈條上每一位普通勞動者的關心呵護,這既是一種人文關懷,也是在呵護行業和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涉及千千萬萬企業、部門和從業者,經濟鏈條上的每一個節點都非常重要。無論是來往全國各地的貨車司機,還是奔波於城市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諸多勞動者默默地支撐著鹽田的城區運轉。
暢通經濟循環,著力打通各個環節,需要保証各個點位都能正常發揮作用。而經濟鏈條的正常運轉,需要每個環節部門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溫情的潤滑。
一個能夠抵擋酷暑的休息驛站、一杯解渴的豆花,一次及時的援助……多年來,鹽田區正是用看似不起眼的微小便利之舉,不僅溫暖了經濟鏈條上的從業者,還可以激發全社會愛心的傳遞,更助推了經濟的高效運行。(南方+記者 徐烜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