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特別版在港演出圓滿收官
11月24日晚,香港文化中心,掌聲喝彩聲叫好聲歡呼聲響徹劇場,3天5場的深圳原創舞劇《詠春》香港特別版演出圓滿收官。《詠春》的總演出場次也刷新至219場。
此番,《詠春》作為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的壓軸之作在香港文化藝術中心持續釋放熱力,吸引8000余位觀眾到場觀演,深圳香港共創共演攜手“造藝”,以文化人,以藝通心,共奏弦歌不輟,賡續文化千載。
持續“圈粉”! 《詠春》“朋友圈”越來越大
洪金寶、霍震霆、霍啟剛、郭晶晶、黃宏達、林敏聰、鄧婕、林子祥、葉倩文、莫文蔚、朱哲琴……《詠春》特別版演出這幾日,香港文化中心一時之間變成了“數星星”的地方——香港文藝界大咖名流紛至沓來。他們來此觀看《詠春》,沉浸其中,為《詠春》點贊、感動。
11月24日下午,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郭晶晶夫婦再一次攜全家一起來看《詠春》。當天是霍啟剛“三刷”《詠春》,相比第一次的震撼、第二次的一票難求,他認為香港特別版是深港文化合作的典范。霍啟剛告訴記者,《詠春》香港特別版的成功說明了粵港澳大灣區擁有很大的文化合作空間。“希望以《詠春》為開始,大灣區不同城市的不同團隊能加強合作,帶給觀眾更多驚喜。”
11月24日晚,《詠春》香港特別版演出圓滿收官,推廣曲創作者、演唱者林子祥,香港著名歌手葉倩文、莫文蔚等難掩激動之情,來到后台與《詠春》演員互動。莫文蔚說,這是她第一次觀看《詠春》,“太精彩太好了!每一個部分我都喜歡。”莫文蔚化身“迷妹”,主動與演員們合影留念。
推廣曲創作者、演唱者林子祥此前並未現場觀看《詠春》,卻在兩天內完成歌曲創作。“很好看,很厲害!我之前在電視上看過片段,但現場看最精彩。”林子祥說,“演員們表演得那麼好,我一定要唱得好。今天之前,我一直忐忑歌曲與舞劇的適配度,通過在現場的親身感受可以說,效果勝過我的一切想象。”葉倩文感嘆:“很佩服《詠春》的演職人員,去年看時就很喜歡,創作推廣曲就像加入《詠春》大家庭一樣,讓我們很高興。林子祥看劇時一直在我耳邊說‘太美了太美了!’”
“葉問的故事流傳甚廣,但以舞劇的形式講述詠春拳的故事,構思很巧妙。”著名演員鄧婕一直很想看《詠春》,但因時間不湊巧,沒機會碰上,這次在香港演出的特別版圓了她的夢。“《詠春》把傳統武術與現代舞融合在一起,舞台上表現出極強的力量感,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舞劇,很具有突破性。”
《詠春》的用心制作也讓香港著名電影人洪金寶大呼“服了”。“我拍電影拍那麼久,詠春拳題材的電影也拍了不少,對於舞劇我很好奇。看過之后我覺得,《詠春》不止是拳打得好,年輕人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也在劇中具象化。”洪金寶說。
共創共演!“一家人”互相照亮互相成就
“老粉”持續追劇,“新粉”接連不斷。隨著《詠春》步履不停,向光而行,不斷刷新演出場次,不斷取得更大成績,《詠春》激起的漣漪越來越大,《詠春》已日漸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詠春》+”版本亦隨之誕生。此次香港特別版即由《詠春》出品方聯合香港康文署推出,深港共創共演,不斷拓展雙城在文化領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香港特別版不僅加入了由香港指揮家馮嘉興執棒香港樂團普羅管弦樂團帶來的現場音樂伴奏,還於謝幕環節播放林子祥創作演繹的推廣曲,音樂+舞蹈相輔相成,為觀眾帶來了更為極致的藝術感覺體驗。與此同時,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黃丹洋亦作為“七十二房客”之一,首次登上《詠春》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樂團普羅管弦樂團的團員多為青年藝術家,與《詠春》演員們的平均年齡相當。《詠春》為媒,為雙城青年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台,不僅共傳中華文脈,更把深港兩地年輕人的心融合在了一起。
香港樂團普羅管弦樂團樂手陳珈文對於此次合作記憶深刻。她說:“很榮幸與深圳優秀的舞蹈演員們同台獻藝,共同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因為《詠春》的到來,我們有機會實現中西文化、音樂的交融。”陳珈文期待深港文藝團體今后多些合作。
11月24日晚結束所有演出之后,”葉師傅“常宏基異常興奮,他說:“深港合作特別版,正如劇中主題——成為一束光,照亮彼此。我感覺到我們就是一家人,同心協力共傳文脈。”
香港演藝學院校長蔡敏志首次觀看《詠春》。相較於演出,蔡敏志更加看重透過《詠春》深港兩地的共創共演。她表示,深圳不乏文化場館,香港不乏演藝人才、團體,未來合作潛力無限。“香港演藝學院都有好多來自內地的優秀學生,他們的就業不局限於香港,深圳乃至大灣區都是很好的選擇。”
香港特別行政區前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專程前來觀看《詠春》香港特別版,她表示,深港在文化領域不僅能共創共演,還能“共享”市場與觀眾。
文化傳承!香港青年成“追劇”主體
此次演出系《詠春》第四次登臨香港舞台。今年1月,《詠春》於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演出5場,全域圈粉。7月12日至7月14日,雲集內地與香港一流藝術院團及藝術家的舞蹈盛會“盛舞之夜”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詠春》(選段)受邀參加。10月2日晚,香港同胞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文藝晚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詠春》(選段)受邀獻演。
四次來港,每一次都有新體驗、新感動。演員們都說,面對香港同胞的如火熱情,更覺“責任在肩”,是壓力更是動力。深圳歌劇舞劇院演員陳賢哲表示,香港是詠春拳發揚光大之地,每次到港演出,既覺可親又覺可敬,“香港觀眾的反饋讓我們演出更帶勁。”
前三次演出的口碑積累、發酵,讓此次《詠春》在香港的演出更具人氣。演出自預售官宣以來,持續升溫,原定3場演出開票即罄后,加演2場也早早售罄。《詠春》“再詠香江”壓軸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吸引眾多香港青年、學生走進劇院。
記者在演出地香港文化中心看到,青年觀眾群體佔比較大。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們紛紛被《詠春》圈粉。香港大學研一學生郭小姐表示,自己是常宏基、張婭姝的粉絲。“《詠春》不僅舞武融合好看,它展現出的含蓄內斂、溫文爾雅的東方氣韻更令人著迷。”
11月22日,香港特別版首場演出之前,香港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漢華中學、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演藝學院約150名學生參加了深圳原創舞劇《詠春》香港特別版演出“學生專場”活動。在活動中,學生們積極舉手、踴躍報名,上台與“葉師傅”常宏基等主要演員“切磋”武藝。常宏基手把手教孩子們“練武”,孩子們教“葉師傅”說粵語,氣氛溫馨而融洽。
香港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副校長洪靜安表示:“我們學校設有武術和中國舞教學,近距離觀摩《詠春》是很好的學習機會。學習無處不在,時時學處處學,把教室搬進現場是很好的方式。”目睹此情此景,香港路德會西門英才中學簡老師感慨萬千,他說:“文化就在點點滴滴之間流淌、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當然要我們代代相傳相守。”(特派記者 劉莎莎 焦子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