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3項成果入選2024年法治改革創新項目

近期
深圳市2024年法治改革創新項目
經驗成果遴選結果公布
光明區3項法治成果入選
其中,光明區《打造行政執法規范化標准化“五個一”工作體系》入選法治改革創新項目﹔《成立全市首家公職律師事務所》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入選法治改革創新提名項目。
據悉,本次活動由深圳市委依法治市辦主辦,為系統總結全市法治建設改革創新經驗,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成果,全市各區各單位共申報項目174項,經書面初篩、專家評審等多輪嚴格篩選,最終共評定法治改革創新項目15項、提名項目16項,入選項目將進一步參與深圳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設第二批經驗成果遴選,最終經驗成果將上報省委依法治省辦。
下面
就和光明君一起來看看
入選項目簡介吧
01
光明區司法局提交的《打造行政執法規范化標准化“五個一”工作體系》入選深圳市法治改革創新項目
光明區將行政執法規范化標准化建設作為依法治區重要穿透點、著力點,聚焦為基層減負賦能目標,創新構建以“一套工作體系、一個‘吹哨’聯動機制、一張流程架構圖、一個統籌執法改革、一系列專項行動”為主體的行政執法規范化標准化“五個一”工作體系,作為全區典型經驗獲全省推廣,推動深圳市法治領域大會首次在光明區召開。其中,“五個一”體系中最核心的是統籌執法改革和“吹哨”聯動機制。
打造一個“統籌執法改革”
全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光明區獲批全市首批“行政執法監督碼”試點區,自我加壓,在全省率先打造“統籌執法+掃碼入企”模式,統籌區街“執法+巡查+服務”入企事項,做到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服務到位。同時創新打造“雙向預約”“入企日”機制,政府部門可以向企業預約入企時間,企業也可以預約政府部門上門時間,原則上在每周固定時間入企,其他時間留給企業安心經營。試點以來,光明區工業企業“行政執法監督碼”申領率達99.18%,全區“掃碼入企”量424次,統籌后的入企頻次大幅下降59.05%,相關經驗做法被廣東省司法廳轉載,吸引市內外相關單位調研交流。
光明區組織開展“統籌執法+掃碼入企”
打造一個“‘吹哨’聯動機制”
為基層減負賦能
光明區創新打造執法“吹哨”機制,聚焦水電燃氣加價、非法辦學、無証網吧、非法傾倒建筑廢棄物等20余個重點難點熱點執法領域,以“一事項一工單”暢通反饋渠道,生成工單130宗,其中121宗已妥善解決,基層問題90%以上得到圓滿解決,推動取消水電燃氣加價領域行政處罰比例和經濟制裁指標、街道城管領域案件量排名指標,各街道案件總量同比下降76.5%,實現執法“量”與“質”有機統一。
02
光明區司法局提交的《成立全市首家公職律師事務所》入選深圳市法治改革創新提名項目
光明區緊扣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設要求,於2023年5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公職律師事務所,實現深圳公職律師事務所“從零到一”的突破。通過社會公開招聘,擇優組建非行政編制公職律師隊伍,推動非行政編制人員申領公職律師証,打造政治過硬、專業過硬、作風過硬的專職法律顧問隊伍,探索建立政府法律事務集中辦理機制,為法治政府建設提供人才保障。自成立以來平穩承接相關單位部分法律顧問項目,涵蓋住房建設、信訪、基層等重點領域,加強政府內部法律風險把控,為光明區高質量發展和科學城建設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03
深圳市信訪局、光明區信訪局聯合提交的《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面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入選深圳市法治改革創新提名項目
光明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率先在馬田街道禾灣社區打造法治前哨站,圍繞警源、訴源、訪源“三源共治”,推動前哨站“六有”建設,實現經常性“走出門”普法送法、矛盾糾紛調解端口前移、高效化解矛盾糾紛。同時,作為深圳市唯一全國信訪法治化試點區,先行先試,實現預防、受理辦理、監督追責和維護秩序法治化等“五個法治化”,堅持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小分格”治理模式,調解矛盾糾紛成功率達97.33%。相關做法被國家信訪局宣傳推介,光明區連續三年獲評“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市、區、旗)”。
下一步
光明區將珍惜榮譽、再接再厲
以法治賦能更高水平改革創新
加快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成果
為基層減負賦能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為深圳加快法治先行示范城市
建設貢獻光明法治力量
內容來源:光明區司法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