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2024深圳人工智能發展大事揭曉

2025年01月31日10:13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2024年深圳人工智能發展大事

  2024年,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推動人工智能等戰略性產業發展政策和治理體系,引導新興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人工智能+”行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深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搶佔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制高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人工智能領域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聚焦“賦能千行百業”和“做大產業集群”兩條主線,全力全速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時全場景應用先鋒城市。

  一、2200余家人工智能企業逐步形成“雁陣式”梯隊,產業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

  深圳的人工智能產業持續蓬勃發展,現有人工智能企業2200余家,企業創新能力活躍,產業生態健全,產業規模穩步增長,位居全國前列。產業鏈覆蓋芯片、模型、硬件及應用等全環節,形成以華為、騰訊等龍頭企業引領,元象科技、兔展智能等高成長性企業支撐,初創企業競相發展的“雁陣式”梯隊。2024年,深圳依托大灣區全球唯一“智能車機電一體化+人工智能產業供應鏈”生態優勢,發揮全棧創新算力生態體系和“用軟件速度迭代硬件”的比較優勢,在智能手機、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智能眼鏡等端側領域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產品矩陣。

  二、人工智能平台陸續建設投用、人工智能技術重點方向持續攻關,科技創新“硬實力”不斷增強

  鵬城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等錯位開展研發工作,光明實驗室與龍頭企業共建大灣區昇騰算力應用創新研究院,福田實驗室聚焦具身智能領域構建人居環境下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人工智能生態源頭創新中心啟動建設,廣東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加快設立。支持創新主體圍繞人工智能技術、高效神經網絡新架構、高效大容量模型、邊緣智能訓練加速算法等,開展自主探索性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實施智能機器人科技重大專項,圍繞物理層、智能層和應用層三大環節的重點方向組織攻關。支持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大學等高校加強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三、全市已建和在建訓力持續提升,生態要素供給日益豐富

  2024年,深圳開放智算中心點亮,國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加快建設,鵬城雲腦Ⅲ加快建設,超智協同、異構融合、普惠泛在的可持續訓力供給體系加快形成。全市初步建成公共數據資源體系,匯集基礎數據約283億條﹔打造全省首個政務領域智能語料治理平台,加工成品語料10TB。依托鵬城實驗室發布全國首個具身大數據標准和首個開源的具身標准化數據集,依托深圳數據交易所匯聚1500余個人工智能語料集。

  四、“城市+AI”應用場景已發布近200個,在多領域培育出一批標杆案例,“人工智能+”乘數效應充分釋放

  全市累計發布四批《“城市+AI”應用場景清單》,涵蓋城市治理、公共服務等近200個應用場景,逐步構建起覆蓋群眾服務、企業服務、城市運行、重點行業賦能的全場景建設體系。

  在法院、城管、氣象、政數、衛健等細分領域,深圳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典型意義的標杆案例,乘數效應充分釋放。如,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推出全國首個司法審判垂直領域大模型——深圳法院人工智能輔助審判系統,全面覆蓋立案、閱卷、庭審、文書制作等審判業務的四大環節85項流程,實現民商事、刑事、行政審判各領域人工智能全鏈條賦能,獲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肯定﹔市氣象局聯合華為雲發布全球首個進入業務應用的區域級人工智能預報大模型“智霽”,使得氣象預報更精細﹔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舉辦全球首個人工智能環衛機器人大賽,在全市范圍內打造市政道路、城中村、公園、廣場等人工智能清掃應用場景80多個,吸引全國超三分之二頭部人工智能環衛機器人企業布局深圳。

  五、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的示范應用和標杆案例不斷涌現

  深圳堅持需求導向、應用牽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和現代服務業。2024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布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典型應用案例名單,深圳共有華為昇騰AI處理器、欣旺達生產設備AI智能調優自學系統、商湯科技工業(新能源電池)視覺檢測方案、優必選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 S Lite在汽車制造領域的示范應用等4個案例上榜。在游戲制作、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等現代服務業領域,人工智能賦能效應持續增強,打造了騰訊(游戲制作)、靈鹿未來(工業設計)、元象(3D視覺)、小庫科技(建筑設計)等一批垂類示范行業應用。

  六、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快創新,助力全身、全車、全屋“三全智能”產品成功破圈

  2024年,華為發布中國首個全棧自主的AI大模型盤古大模型3.0,騰訊發布混元版Sora並開源其權重、代碼和算法,邁瑞醫療與騰訊共同打造全球首個面向重症領域臨床落地的大模型“啟元大模型”,深信服(網絡安全)、思謀(工業)、雲天勵飛(智慧城市)等成為垂直領域模型行業領跑者。華為、榮耀等手機廠商先后發布AI手機,VR、耳機、AI眼鏡等智能可穿戴設備不斷“出新”,樂聚機器人、逐際動力、眾擎等企業先后發布各具特色的智能機器人產品。組織開展“美好生活 深圳創造”“華為全屋智能 未來之家”“機器人走進生活 共同筑夢未來”等展銷活動,助力“三全智能”產品成功破圈。

  七、發布“人工智能十八條”,加大力度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2024年12月,在“深AI賦能 圳啟先鋒”人工智能先鋒城市建設推進大會暨產業推介招商會上,深圳重磅發布《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以超常規力度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措施》從豐富生態要素供給、深化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提升源頭創新能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四個維度,提出18條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政策,通過“訓力券”“語料券”“模型券”等,支持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等低成本使用本地算力、模型和數據,加快構建“算力供給最普惠、場景應用最開放、產業生態最健全、創新創業最便捷”的人工智能發展環境,加力提速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時全場景應用先鋒城市。

  八、高標准規劃建設十大人工智能集聚區,打造多層次產業空間保障體系

  為優化產業布局、強化要素供給、推動產業集聚、發揮規模效應,深圳高標准規劃建設深圳灣、西麗-石岩、前海灣、福田、龍崗坂田、龍崗大運、龍華中軸、羅湖清水河、坪山高新區、光明科學城十大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聯動各區打造深圳灣科技生態園、龍崗AI小鎮、寶安區5G及機器人智能制造產業園等一批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園區。同時,市區聯動加快完善產業空間保障體系,支持南山“模力營”、福田“天使薈·千模應用加速器”等創新孵化器發揮作用,為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提供低成本產業空間,並提供算力、模型、語料、資本、人才等創新資源服務。

  九、以展興產,深圳人工智能展會“溢出效應”持續釋放

  2024年8月28日-30日,以“魅力AI·無限未來”為主題的2024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暨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展會匯聚國內外810家企業、1606件展品,展會現場全球首發61件人工智能新品,吸引現場觀眾人數達10.2萬人次,線上觀眾突破30萬人次,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意向企業超100家,意向合同金額超10億元。2024年9月8日-10日,以“智創未來·價值鏈接”為主題的第五屆深圳國際人工智能展成功舉辦,展會匯聚國內外253家人工智能企業、2600余件展品,舉辦15場新品發布會和12場供需對接會,吸引現場觀眾人數達3.71萬人次,吸引央地近200家媒體關注,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意向企業超50家,意向合同金額超200億元。

  十、以賽促產,舉辦首屆AI視覺創意大賽

  2024年10月,全球首個由政府主辦的AI視覺類大賽頒獎儀式在深圳龍崗盛大舉行。這場大賽不僅在賽制規格上開創了先河,打造全球首個聚焦AI視覺技術及應用的重大活動,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比賽中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3396件用AI工具制作的圖像、視頻類作品,還搭建了人工智能視覺領域國際化交流平台,幫助AI視覺模型制作者、技術專家、資深玩家、高校學者、創意領袖以及應用企業對接產業鏈上中下游需求,推動AI技術在文創領域的產業應用和生態融合(記者 徐鬆)

(責編:王星、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