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花燈璀璨 龍獅競舞

粵港澳大灣區多彩活動鬧元宵

本報記者 汪靈犀
2025年02月13日08: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游客在參觀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燈會。

粵港澳大灣區燈會中的“香港”燈景。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攝

  正月十五鬧元宵,元宵佳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寓意團圓和美,承載著人們對歡樂、幸福、美滿的向往。連日來,粵港澳大灣區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元宵燈會、醒獅游龍、熱鬧民俗……人們在歡樂和喜慶中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

  

  元宵節又稱“燈節”,鬧花燈是元宵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在廣州南沙,首屆粵港澳大灣區燈會璀璨點亮。元宵節當晚,這裡人潮涌動,花燈如晝,熱鬧非凡。大灣區燈會精心打造218組燈景,超過1萬盞彩燈將夜空裝點得流光溢彩。創意十足的燈組充滿中國味、嶺南風、國際范兒,全方位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魅力。

  在香港,大街小巷洋溢著節日氣氛,多個花燈展等活動如期舉辦。香港文化中心等地標裝上絢麗的燈飾,化身為光影交織的夢幻世界。栩栩如生的動物主題燈組、寓意吉祥的傳統花燈、融合現代科技的光影裝置,共同構成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

  除了賞燈,猜燈謎也是元宵節的保留節目。2月12日晚,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舉辦元宵彩燈晚會,不僅推出廣受歡迎的燈謎競猜等活動,還邀請貴州文化演藝集團帶來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少數民族歌舞及雜技表演,邀請香港本地青年藝術家帶來音樂、舞蹈和舞獅表演,既富有傳統特色、又展現青春活力。無論市民還是游客,都在這場視覺與文化的盛宴中感受到濃厚的節日氛圍。

  同樣熱鬧的,還有2月12日晚舉辦的“月滿City·Ai聚灣區——2025粵港澳台青年元宵晚會”現場。勁歌熱舞、國潮走秀、器樂聯唱、情景歌舞、非遺展示……精彩紛呈的節目盡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的多元與包容。晚會一改傳統制作風格,首次把主會場設到廣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創新方的中心花園戶外舞台場景,營造青年人喜歡和流行的“露營派對”氛圍,還設置了廣州、佛山、江門、東莞、深圳等分會場,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的外景畫面。

  “行通濟”,這一獨具嶺南特色的元宵年俗,在廣東佛山已延續數百年。元宵節當天,家家戶戶扶老攜幼,自清晨到子夜,舉著風車、搖著風鈴、提著生菜由北到南,走過通濟橋,口中默念“行通濟,冇閉翳”(“閉翳”是粵語方言,意指憂愁、煩惱),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闔家幸福。今年的“行通濟”民俗活動別出心裁,在祖廟博物館、梁園兩大古建筑開放夜游,設置粵劇、醒獅、剪紙等非遺展演。同時,佛山樂園還舉辦“盛世萬福”舞會表演,創意產業園則舉辦“夜游功夫夜市 共賞元宵花燈”活動,包括非遺醒獅、國風市集等,讓市民游客深入感受嶺南文化魅力。

  在深圳福田,一場未來感十足的“科技廟會”精彩亮相。傳統醒獅與機甲醒獅同台獻藝,機器人茶藝師行雲流水般操控茶具、沖泡潮州工夫茶,潮州大鑼鼓、傳統禮樂秀、潮州歌曲、俏花旦抖空竹等多彩民俗表演陸續上演,引得市民游客陣陣喝彩。“我們還邀請了非遺傳承人來傳授繩編、燈籠制作。”福田區相關負責人說。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古時青年男女傳情達愛的元宵佳節,也是參拜月老的好日子。元宵節當天,不少青年男女前往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的月老像前,希望“收獲一份好感情”。黃大仙祠也特意在當日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9時,並推出一系列限定活動。

  在澳門,“歡樂春節 靈蛇獻瑞煙花匯演”的第三場表演於元宵節當晚在旅游塔附近海面絢麗綻放,營造出浪漫璀璨的元宵氛圍,展現澳門“旅游+盛事”活力,促進社區人流及夜經濟。

(責編:劉森君、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