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市政協委員:推動“AI+教育”走向“AI原生教育”

2025年02月26日11:2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推動“AI+教育”走向“AI原生教育”

  深圳兩會上,圍繞“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等熱點話題,政協委員紛紛發聲建言獻策:AI智能體對教育產生了巨大沖擊,不僅對教育內容產生顛覆性改變,也正在引發教育方式的全面革新,同時拔尖創新人才的年輕化趨勢愈加明顯。為此,深圳要從基礎教育入手,有層次、有規劃地培養鍛造“硬科技”“黑科技”的人才梯隊,確保在全球科技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未來。

  深圳明德實驗學校(集團)黨委書記、總校長魯江強調,深圳創新性地開展“每周半天計劃”,鼓勵學生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到校外基地研學、實踐,彰顯出深圳教育創新進取的魄力。在此基礎上,深圳有能力強化“AI+”賦能學校教育的全流程建設,在備課、授課、作業、考試、輔導、評價等過程中開展人工智能化升級,這必然需要包括高科技企業在內的全社會助力,匯聚家校社企的共同力量,推動“AI+教育”走向全國前列。

  深圳雲天勵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陳寧建議,深圳要探索推動“AI+教育”走向“AI原生教育”,為此,在中小學的項目設計與實施階段,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將AI作為教育的核心驅動力和基礎要素,推動高度個性化的自主學習成為現實。包括且不限於:進一步推廣人工智能實驗室,為中小學生學習提供沉浸式環境﹔幫助學生掌握AI技術與工具,樹立正確的AI觀﹔孵化具有深圳特色的青少年AI賽事,實現拔尖人才早發現、早培養﹔鼓勵利用AI探索世界、學習知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支持。

  “青少年是未來AI創新的主力軍,他們中間會涌現出一批人工智能浪潮中的領軍人物。”深圳碼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鼎隆表示,深圳作為我國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擁有雄厚的AI技術研發實力和完善的產業生態,面臨基礎教育規模擴張與特色化發展的雙重挑戰,應大力搶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育的歷史機遇,開展頂層設計、凝聚市場力量,以人工智能為支點,打造深圳教育的“創新名片”。

  黃鼎隆建議,首先,要技術攻堅與場景落地並重,推動AI+教育創新應用,加大投入推動人工智能在基礎教育中的深度應用,推廣“超級教師”用AI賦能教學全過程;同時,制定教育數據應用與隱私保護規范,為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營造健康安全的生態環境。其次,支持AI+教育產業快速發展,構建生態閉環。發揮本地科創優勢,鼓勵校企合作開發AI+教育產品,設立AI教育專項基金扶持專精特新企業,並進一步推動深圳形成完整的從教育實踐到科技應用的產業鏈條,進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AI教育產業集群。再次,加強AI+教育平台與氛圍建設。還可以舉辦AI+教育論壇與科技節,構建跨學科、跨部門協同的教育創新平台,建立社區參與平台提升家校聯動,共同推動教育環境優化。(記者 李麗)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