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

2025年04月10日09:13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跨越式發展

  烤面包、煎培根、倒牛奶,輕鬆制作一份營養早餐﹔按電梯、刷門禁、開門敲門,智能化完成商業場景各項任務……今年以來,深圳具身智能機器人處理復雜任務的能力越來越強,在商業化的道路中不斷向前。越疆、普渡、優必選、速騰聚創等企業搶抓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風口,助力深圳在人工智能發展浪潮中不斷提升創新競爭力。

  產業基礎有力支撐技術進步

  具身智能即“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指依靠物理實體通過與環境交互來實現智能增長的智能系統。當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相結合時,就形成了具身智能的一種范式,AI為機器人裝上強大大腦,從而打開了新的產業空間。

  從完成驚險前空翻、跳起“斧頭幫”舞蹈的眾擎機器人,到汽車工廠裡實現分揀搬運、精密裝配等多任務協同作業的優必選,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深圳具身智能機器人不再是機械地執行程序命令,而是能夠通過訓練與學習真正理解周邊的環境,根據生活與生產場景及時做出反饋並實時調整,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

  在具身智能機器人賽道上,深圳形成了扎實的產業基礎。華為盤古、騰訊混元等AI大模型提供了“智能大腦”,多模態感知技術、高精度運動控制技術、靈巧操作技術等領域中也形成了一批行業頭部企業,它們通過緊密協作不斷加速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應用步伐。

  “具身智能大幅提升了機器人智能水平的通用性,深圳在人工智能‘軟’與‘硬’兩方面的能力上,已經形成了扎實的基礎優勢,制造端產生的數據能夠提升具身智能的理解能力,充分訓練后的具身智能又可以反過來提升生產效率,二者互相結合、互相促進。”深圳市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丁寧說。

  資本市場助力企業融資發展

  具身智能機器人目前仍處於發展初期,大多企業在這一賽道還未能形成穩定的盈利模式,開放包容的資本市場為技術創新提供了舞台。

  4月6日晚,兆威機電公布了赴港發行H股,實現A股、港股兩地上市以深入推進全球化發展的計劃。兆威機電原本是一家從事微型傳動系統、微型驅動系統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面對具身智能機器人發展機遇,該公司不斷加碼機器人“靈巧手”研發,技術能力快速迭代進步。

  近一年來,選擇赴港上市融資,引入多元化的國際投資者成為不少深圳頭部機器人企業的選擇。

  2024年1月,速騰聚創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之后很快成為恆指成分股,並被納入港股通,成為港股“優等生”代表。上市1年后,速騰聚創即全面披露了AI機器人戰略。這家公司從“感知”角度切入機器人賽道,為機器人“手眼協同”自研了感知硬件和“靈巧手”硬件,還開發了視覺模型和操作算法。

  同年年底,越疆機器人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劉培超表示,登陸資本市場是越疆新的裡程碑,AI技術普及將進一步加快更多場景中協作機器人的使用,他們將積極把握全球協作機器人的市場機遇,繼續擴大市場份額,助力制造業智能化升級。

  統籌創新資源增強綜合競爭力

  新興產業成長壯大,亦離不開城市創新資源的賦能與有力配套政策的扶持。

  大型企業牽頭,成長型企業緊密協作的創新生態正在深圳加速形成。去年11月,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啟動運營。華為將整合其各部門的具身智能相關能力,共同建設具身智能大腦、小腦、工具鏈等關鍵根技術,而首批參與項目的兆威機電、樂聚機器人、大族機器人等企業均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日前,《深圳市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發布。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過百億元企業10家以上、營收超10億元企業20家以上,實現10億級應用場景落地50個以上,關聯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相關企業超過1200家﹔打造公共服務平台矩陣,吸引更多上下游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團隊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產業生態,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綜合實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業內人士指出,基於產業配套、創新資源以及資本市場的支持,深圳要搶抓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記者 熊子恆)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