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機長揭秘雷雨天氣為啥不敢飛

2025年05月09日08:52 | 來源:深圳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機長揭秘飛機為啥不敢飛

深圳機場地服公司 為乘客安排航延餐食。圖片由受訪單位供圖

  5月6日~7日,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各方向進出港航班出現不同程度延誤。圖片由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廣東多地出現強降雨,局地雨勢猛烈並伴有強對流天氣,受此影響,深圳寶安國際機場6日、7日午間先后兩次啟動大面積航班延誤應急處置預案黃色響應。

  今起至5月10日,深圳將再迎強降雨。深晚記者採訪了機場、航司及資深業內人士,了解雷雨天氣對航班運行的影響機制及應對措施。

  雷雨“攪局”時

  通常不適合起飛和著陸

  此輪降雨影響范圍廣、強度強、持續時間久,雨時伴有雷暴等強對流天氣,對航班運行影響較大。雷雨天氣究竟為何會對航班運行造成影響,以及會造成哪些影響呢?深晚記者採訪了民航資深機長陳建國。

  他告訴記者,在空中飛行的航班遭遇雷雨天氣,會產生強烈顛簸、雷擊、嚴重積冰、冰雹損傷、通訊和導航的干擾等,而雷雨天氣對起飛和著陸階段的飛機影響更大,“有多起空難都是在雷暴天氣中起飛、著陸時發生的。”

  陳建國對記者進一步解釋道,雷雨天氣下,處於這兩個階段的飛機除了會產生以上干擾風險外,還會造成超出起飛著陸風速限制、遭遇風切變、大雨引起跑道摩擦系數變差、能見度降低、導航設備損壞等危險情況。“因此,在雷暴和強對流天氣情況下,通常不適合起飛和著陸。”陳建國說。

  晴空≠可飛

  航路天氣差也成阻礙

  針對旅客常見的“為何晴空萬裡仍不能飛”的疑問,業內人士解釋,出發地晴朗不代表整條航路都適航。有時為避開雷雨區,航班需要繞行數百公裡。尤其是深圳機場所在的珠三角空域狹小、機場數量多、航班量大、飛行程序復雜,是全球空域最復雜的地區之一。

  在該空域一旦遭遇雷雨天氣,天氣影響會覆蓋整個終端區和通行航路,航班空中指揮調配難度較大。舉個例子,即使起飛點深圳機場晴空萬裡,但若航班會經過珠海、廣州等受雷雨天氣影響的航路,也不具備起飛的條件。

  從等待到備降

  雷雨天氣如何科學應對

  遭遇雷雨天氣,航班該怎麼運行?陳建國向記者分享了自己從業多年的經驗:如果飛機處於起飛階段,等天氣變好后再起飛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正處於飛行的飛機遭遇雷雨天氣,機長通常會根據飛機上的剩油量、天氣趨勢、機場繁忙程度、備降機場天氣等情況進行綜合判斷,若短時間內可以恢復進近著陸,就進行等待,在機場受影響較小時進行著陸﹔若不適合繼續進近著陸,就會選擇去備降機場進行備降。

  陳建國提醒,對於旅客來說,雷雨天氣乘機要注意可能會有長時間等待或備降的情況,飛行途中可能會伴有強烈顛簸,注意系好安全帶,如果有暈機的旅客,可使用機上清潔袋。

  有旅客向記者反映,航班起飛不了,旅客長時間在客艙內等待很焦急,為何不讓旅客先下機,待確定要起飛后再登機?

  對此,記者了解到,雷雨天氣存在突發性變化,空管可能隨時釋放臨時起飛許可,而先上好客的航班,很有可能先起飛。若安排下機,平均需要40分鐘完成全機旅客重新登機,將錯失寶貴起飛機會。

  但這也不絕對,按照民航局規定,機上延誤超過2小時(含)的,應當為機上旅客提供飲用水和食品﹔機上延誤超過3小時(含)且無明確起飛時間的,承運人應當在不違反航空安全、安全保衛規定的情況下,安排旅客下飛機等待。

  相關新聞

  深圳機場積極調整與保障

  面對此輪暴雨和強對流天氣影響,深圳機場各方均已積極應對。

  據介紹,深圳機場會同空管、航司共同做好雷雨天氣應對,強化天氣研判、航班調整、旅客服務、地面交通、信息告知等工作,保障運行安全有序。

  針對受航延影響的旅客,深圳機場加強現場保障力量和資源調配,做好航延配套服務工作。對於受影響航班,協調航司及各家地服部門,及時派發餐食點心以及航延電子餐券,並協調機場商業商鋪延長營業時間,加大商品供給,同時設置多功能航延休息區,滿足航延等待期間旅客基本需求。

  作為基地航司,深圳航空開通小程序、熱線電話等7×24小時退改簽綠色通道,並啟用應急行李轉運方案,及時滿足旅客退改簽需求。南方航空也在深圳機場航站樓加開值機櫃台,加派工作人員保障現場服務,盡全力做好餐食、酒店住宿、中轉錯失銜接、退改簽、行李收運等全鏈條服務。

記者 杜婷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