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一杯飲料到一臉痘痘

2025年06月16日09:56 | 來源:深圳商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一杯飲料到一臉痘痘

  手中的飲料可能會變成你臉上又紅又腫的痘痘,還敢喝麼?不僅是喝可樂,還有果汁、奶茶這些非碳酸含糖飲料甚至是無糖飲料,都可能讓你不斷冒痘。

  近日,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以下簡稱“市慢病中心”)通過開展深圳居民常見皮膚病流行病學調查,首次揭示了中國成年人飲料攝入與痤瘡關聯,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皮膚科學界的頂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添加糖攝入量每日應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而一杯500毫升常規糖量奶茶,含糖量已超過50克。

  無糖飲料也會增加痤瘡風險,市慢病中心(市皮膚病防治研究所)痤瘡與玫瑰痤瘡診療中心李祥子團隊和皮膚病流行病學重點培育學科李艷艷團隊的這項研究,填補了中國成人人群飲料攝入與痤瘡關聯的研究空白,且細分了飲料類型與痤瘡風險之間的差異,突破了以往將含糖飲料作為單一風險因子的局限。

  據了解,這是市慢病中心依托深圳市慢性病及危險因素調查項目開展的首次皮膚病流行病學調查,目的是全面掌握深圳常見皮膚病的患病情況和危險因素,採用多階段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全市10區抽取12000余名18歲以上市民開展調查。

  “我們對數據進行進一步分析,看看食用辛辣食品、飲用牛奶、運動、睡眠及護膚習慣等因素是否與皮膚疾病有關。”李艷艷表示,將利用這一調查開展更多與皮膚病相關的研究,為市民預防皮膚病的發生提供科學依據。

  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市慢病中心皮膚科醫生楊少蝶、何施羽博士表示,“近年來,成年人痤瘡的發病率在不斷增加,同時含糖飲料的消費也在不斷提升,醫生也通常建議痤瘡患者中少喝飲料,但缺乏相關的証據,因此我們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兩者之間。”

  痤瘡是一種好發於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一般青少年人群常見,但近年來,成年人痤瘡發病率也有明顯提升。根據全球疾病負擔報告數據顯示,中國痤瘡年齡標准化發病率從1990年至2021年上升了約18%。同一時間,公開數據也顯示,全球含糖飲料消費量迅速增長,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居民對含糖飲料的消費量顯著增加。

  “我們在設計調查問卷時,創新地將飲料細分為含糖和無糖、碳酸和非碳酸等類型。”李祥子表示,研究結果顯示飲料攝入量與痤瘡患病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攝入過多含糖飲料能顯著增加痤瘡的患病風險,其中非碳酸含糖飲料與痤瘡的相關性最為顯著。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進一步分析,攝入飲料與痤瘡的關系最明顯的人群是45歲以下、女性及體重正常或偏瘦的人士,也就是說,這類不容易“長胖”的年輕人其實更容易因為喝飲料而長痘痘。

  研究人員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對含糖飲料的反應更為敏感,而男性攝入無糖飲料則同樣顯著增加痤瘡風險。這一發現為臨床痤瘡患者診療與疾病預防提供了重要方向和科學依據。

  “‘非碳酸飲料’和‘無糖飲料’更健康,是很多人存在的兩大誤區。”李祥子表示,非碳酸飲料如奶茶、果汁、涼茶等,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放鬆警惕,攝入量更大,從而導致更高的總糖攝入量,長期會增加患痤瘡的風險。加上這些飲料中往往含有穩定劑、乳化劑和防腐劑等食品添加劑,可能通過影響腸道微生物群和引發全身炎症反應,間接加劇症狀。

  另外,無糖飲料雖不含蔗糖或果葡糖漿等高熱量成分,但通常以非營養性甜味劑(如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甜菊糖)來提供甜味。人工甜味劑可能通過刺激位於口腔或胃腸道的甜味受體,對胰島素分泌產生影響。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升高會促進皮脂腺活性和角化異常,也是痤瘡形成的重要機制之一。

  對於男性,人工甜味劑還可能通過胰島素-IGF-1軸間接影響雄激素水平,雄激素可刺激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分泌,為痤瘡的形成提供重要條件。部分人群在攝入無糖飲料后,可能會在其他飲食中攝入更多高升糖指數食物,間接加劇代謝波動和痤瘡風險。

  因此,皮膚科醫生給出3點建議:一是不喝或少喝甜飲料﹔二是購買時查看配料表,警惕“果葡糖漿”“濃縮果汁”等添加糖﹔三是避免阿斯巴甜、安賽蜜等人工甜味劑飲品。(記者 張妍 通訊員 周速敏 王佳)

(責編:李語、陳育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