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預計有3.6萬名運動員參賽

6月18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籌備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首度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在全新的舉辦模式下,常態化粵港澳協調溝通機制建立。開幕式與閉幕式將分別在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舉行,這也開創全國運動會的先河。
組委會深入貫徹簡約辦賽的要求,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東賽區承辦比賽的場館中90%以上為現有場館,是近幾屆以來新建場館最少的一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本屆賽事粵港澳三地的場館共105個,其中廣東賽區89個、香港賽區9個、澳門賽區7個﹔廣東賽區除6個臨時場館於賽前15至20天完成搭建外,其余場館已經全部完工。
十五運會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十五運會廣東省執委會副主任黃明忠介紹,據預測,將有3.6萬名運動員、4.5萬名賽會志願者、4000名記者參與本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
“這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參賽運動員規模已超過2024年巴黎奧運會。”黃明忠指出,十五運會設有比賽項目57大項、殘特奧會設有比賽項目46大項,其中跳水、乒乓球等項目的競技水平堪稱世界頂尖,是一場舉世矚目、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十五運會開幕式時間為11月9日,閉幕式時間為11月21日,會期13天。在開幕式前,將有14個競體比賽項目產生金牌57枚,開閉幕式期間則將決出362塊金牌。
十五運會競體比賽項目共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按照“廣東為主、港澳優先”的原則,香港承辦39個小項,澳門承辦14個小項,廣東承辦366個小項,項目分布以廣州、深圳為核心。本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不建設集中的全運村,但為承辦城市最多的一屆。多城辦賽,是希望讓大家體驗更多的地方美食、優美景點和特色文化。這些城市中,既有峰巒環抱的山區城市,也有碧海藍天的海濱城市,可謂“跨越山海”。
其中,兩場備受矚目的跨境賽——十五運會跨粵港澳三地的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定於11月8日(周六)舉行,跨香港和深圳的馬拉鬆賽定於11月15日(周六)舉行。為充分做好賽事保障,粵港澳三地計劃舉辦68項測試賽,截至目前已完成三分之一以上的測試賽。去年11月的粵港澳跨境公路自行車測試賽、今年2月舉行的深港馬拉鬆跨境測試賽,首創“一賽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驗、封閉運作、無感通關”的新的賽事模式,有效推動三地體育賽事進行“無縫對接”。
為踐行全民全運、全運惠民的辦賽理念,讓群眾更好地參與和觀看比賽,賽程安排將大部分決賽和有影響力的比賽放在工作日晚間和周末。(記者 陳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