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6條具體措施推動數字創意產業發展

今年第二十一屆文博會首日,廣東省重磅出台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提出一攬子87條政策措施,覆蓋影視、演藝市場、動漫影視、網絡游戲、電子競技、網絡視聽等六大領域,全力激活廣東文化產業市場潛力、投資熱力。
這是廣東出台又一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政策文件,充分釋放了廣東打造文化企業和人才創業興業沃土的鮮明信號,充分體現了廣東支持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加快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更高水平文化強省的堅定決心和信心。
近日,為落實廣東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包”有關部署,加快發展數字創意產業集群,深圳重磅出台《深圳市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以科技創新為引擎,用“真金白銀”精准發力,圍繞核心技術突破、重點產業壯大、創新生態構建等,大力發展游戲、影視動漫、微短劇、演出、科幻等重點產業,全力提升文化產業“硬核力”與全球“競爭力”,搶佔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制高點。
作為創新之城,深圳的數字創意產業已穩居“領頭雁”位置。2024年數據顯示,全市3754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12875.08億元營收,佔全省半壁江山(51.5%)、全國近一成(9.1%),同比增長12.1%,增速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其中,多媒體游戲動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等新業態表現亮眼,16個相關行業小類營收達5863.99億元,同比增長12.2%。游戲產業佔據全國半壁江山,數字信息服務、動漫、網絡視聽、數字文化裝備和消費終端制造等均位居全國前列,一條完整的數字創意產業鏈已蔚然成形、勢頭強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近年來,深圳依托數字技術和文創資源雙重優勢,持續推進“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積極培育數字創意產業集群。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把“加強數字創意核心技術研發” 放在首位,精准發力。
AI融合創新領跑
鼓勵研發AI影視動漫工具平台、AI設計制作軟件、國產游戲引擎等前沿軟件。推出普惠“訓力券”“語料券”,降低企業創新門檻。鼓勵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資源等搭建大模型服務平台及語料數據庫,讓科技為文化注入新動能。
前沿技術落地提速
支持建設數字創意實驗室、企業創新中心。重點鼓勵虛擬拍攝、擴展現實(XR)、智能動作捕捉、光影聲音特效等技術。提升可穿戴智能設備、虛擬現實設備、沉浸式投影系統等“硬科技”水平,並拓展至政務、文旅等場景。對行業領先的數字技術應用項目,最高資助500萬元,大力提升產業“含科量”。
《若干措施》瞄准數字創意核心領域,以新技術催生新業態,推動產業能級躍升。
游戲產業向“高精尖”沖刺
支持開發中國文化主導的3A游戲、精品游戲、功能游戲、電競游戲。達到規模且效益良好的游戲產品最高資助1000萬元,鴻蒙原生應用游戲額外最高支持50萬元。國際國內知名游戲賽事和活動,最高資助500萬元。
影視動漫走“精品化”路線
扶持主旋律、正能量、重大及特色題材影視精品創作,最高資助2000萬元。新建數字影棚(最高資助1000萬元)並吸引劇組來深拍攝(最高資助500萬元)。推動微短劇產業集聚與精品化,構建服務平台,完善版權交易,最高資助300萬元。
演出市場激活“新活力”
優化審批,放寬大型演出票數限制。支持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搭建大灣區演出票務平台。支持打造演藝新空間、舞台藝術精品及舉辦大型營業性演出、高品質音樂會和各類新型演藝,給予相應資金資助。
科幻產業打造“新高地”
推動科創與科幻雙向賦能,支持打造高品質科幻電影、科幻動漫、科幻游戲、科幻劇目以及潮玩等特色產品,推動科幻產業集聚發展,對相關平台和活動最高資助300萬元。
“數字創意+”跨界融合
推進數字創意與文化傳承、文旅消費、醫療健康、智能制造、教育娛樂等領域融合。大力發展沉浸式、互動式體驗經濟和未來文化新消費業態。對創新性強、前景好的新業態企業和示范項目,分檔最高獎勵300萬元。
《若干措施》著力打造活力四射的創新生態體系,多維度提升數字創意產業質效。
首發首秀與IP運營
支持文化精品“首映、首演、首秀、首發、首展”及大型賽事展會“首賽、首展”,最高資助100萬元,持續擦亮“深圳創新”標簽、提升“含深量”。扶持IP創作授權、衍生開發、文創產品及數字資產交易,培育IP運營主體,最高資助100萬元。
人才“強基工程”
支持高校設數字創意專業及交叉學科。推動校企共建人才培養基地。吸引大賽獲獎團隊落地。優化高層次緊缺人才認定,加強在住房、創業等方面的保障。
平台“集聚效應”
發揮文博會、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深圳文交所(全國文化大數據交易中心)等國家級平台作用。支持建設影視、動漫、游戲等線上發行交易平台,年最高資助200萬元。支持建設數字創意產業集聚區,最高資助500萬元﹔建設專業性公共性產業服務機構,最高資助300萬元。
出海“三駕馬車”加速
加快推動網文、網劇、網游“三駕馬車”出海,支持建設出海平台、參加國際展會、布局海外市場,對作品出口的翻譯制作和企業參展,最高資助分別達200萬元和30萬元,提升出口“含文量”。
資本“精准滴灌”
優化產業基金投向,覆蓋精品創作、技術研發、文化裝備等。培育文化領域耐心資本、大膽資本,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游戲、影視、微短劇等細分領域產業基金,重點投資內容創作、IP孵化及出海項目,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提升產業“含金量”。
《若干措施》是深圳基於科技創新基因與開放文化土壤,系統性發展數字創意產業的戰略舉措。
以“硬科技”鑄就“硬實力”
聚焦AI大模型、國產引擎到XR、智能裝備等底層技術和關鍵設備的創新突破,同時通過普惠性的“訓力券”、“語料券”降低企業創新門檻,夯實全球競爭力根基。
以“新場景”激活“新消費”
緊盯沉浸式體驗、微短劇、“數字創意+”跨界融合等新業態,大力支持發展並拓展產業邊界,釋放消費潛力。
以“強載體”托舉“強產業”
從建設國產人工智能生態源頭創新中心、數字創意實驗室和企業創新中心,到支持重點平台、產業園區、樓宇空間和產業服務機構發展,打造“研發-生產-服務-生活”全鏈條產業承載體系,暢通產業落地“最后一公裡”。
以“厚生態”孕育“響品牌”
從首秀首發的“含深量”,到IP運營、數字資產交易的布局,再到耐心資本的引入和出海“含文量”的提升,深圳構建涵蓋技術、內容、資本、人才、市場的完整創新生態,加速建設全球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之都。
未來,深圳將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引擎,以文化底蘊為發展根基,依托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全球數字創意產業競爭中全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標杆。
《若干措施》裡對游戲、影視動漫
微短劇、演出、科幻等
重點產業有較大扶持力度
深圳在相關領域
也有良好的產業生態
以動漫產業為例
7月25日
深圳在深圳會展中心
舉辦了第十四屆深圳動漫節
3天展期內
包括80多位行業嘉賓、
500余名Cosplay選手、
65款獨立游戲制作者在內
約28萬人次參與其中
其中,今年新設的“SZCAF Independent Gamer獨立游戲展區”,為深圳本土及外地的獨立游戲開發者提供了面對玩家、同行、市場的展示平台,對應了“政策包”中提出的對動漫影視和網絡游戲原創IP孵化的鼓勵方向。
深圳獨立游戲制作團隊紙翼工作室帶來作品《ALT:夢魘救贖》,游戲的文案策劃秦啟津感嘆人流量遠超預期:“展會3天,試玩的玩家從早到晚幾乎沒有間斷過。”
在展會現場,消費氛圍十分火熱。動漫節設置美食休閑、衍生品展銷、創意市集、嘉賓簽售等多個板塊,吸引了大批觀眾駐足參與。展館內多家參展商推出了抽獎、買贈、砸金蛋等促銷活動,展位人氣十足。
在深圳,各類規模的動漫游戲活動密集活躍。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深圳已舉辦超50場動漫游戲活動,涵蓋展覽、市集、簽售會等多種形式,形成了濃厚的ACG(動畫、漫畫、游戲)文化氛圍。這些活動也凸顯深圳對周邊區域的文化影響力。
讓我們一起期待
《深圳市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
落地后
深圳相關產業
能迸發出怎樣的活力吧!
內容來源:文旅深圳 深圳商務 深圳商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