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深圳灣口岸建成1350米全覆蓋式風雨連廊

2025年09月20日08:34 | 來源:深圳特區報
小字號

原標題:深圳灣口岸建成1350米全覆蓋式風雨連廊

  經過緊鑼密鼓的建設(下圖),1350米全覆蓋式風雨連廊近日建成(上圖),將深圳灣口岸的人行天橋、落客區、聯檢大樓與地鐵口無縫串聯。

  在深圳灣口岸,往來旅客無需再擔憂日晒雨淋。近日,一條長達1350米的全覆蓋式風雨連廊,將人行天橋、落客區、聯檢大樓與地鐵口無縫串聯,讓公共交通接駁更“絲滑”便捷。

  此前有市民反映,深圳灣口岸風雨連廊存在斷點、漏水及遮雨設計短板等情況,導致旅客偶有淋雨煩擾。深圳市口岸辦等部門聞訊而動,積極回應民意訴求,南山區建筑工務署更是在採取臨時遮雨措施的同時,迅速啟動了30米斷點接續工程和1350米風雨連廊的改造完善工作。現在,1350米風雨連廊建成,實現了多個區域的全覆蓋。

  記者看到,光線透過連廊頂部的透光設計洒下,既避免強光直射,又讓空間顯得明亮通透。這條長達1350米的風雨連廊,自出口岸開始連接,直至公交、地鐵、網約車、出租車甚至是旅游大巴等多個交通場站。無論是盛夏的烈日暴晒,還是雨季的突發降雨,連廊都能為旅客提供遮蔽。

  除遮風擋雨的實用功能,連廊兩側還配套建設生態綠地,搭配仿石材磚慢行鋪裝,為口岸增添休閑氣息,讓旅客告別“站著等、擠著走”,可在綠地旁舒適休憩。據統計,改造后旅客接駁時間平均節省3-5分鐘,出行體驗實現質的提升。

  經常往返深港的市民陳先生感慨,“以前從香港過關過來,要拖著行李走好久,打車也難。現在沿著連廊走,不僅不會被晒到,還能快速銜接交通,又快又方便!”

  據了解,作為深港往來的關鍵樞紐,深圳灣口岸長期面臨“大流量”與“舊布局”的突出矛盾。為破解這一難題,南山區在不影響口岸正常運轉的前提下,以“繡花”功夫推進改造,重點圍繞“提升容量、優化流程、改善體驗”三大核心發力。空間擴容方面,新建4處公共交通接駁場站,場站總面積擴大約1.1倍,從根本上緩解以往“人擠人、車堵路”的混亂窘境﹔智能升級方面,智能化網約車場站與三級雙語引導系統同步落地,通過“接單車輛准入和精准車位指引”的創新模式,大幅縮短旅客找車時間,提升接駁效率﹔道路優化方面,覆蓋金灣西一路、金灣東二路等5條關鍵道路,全面升級管線與照明設施,為車輛、行人通行筑牢安全屏障。

深圳特區報 記者 方慕冰

(責編:陳育柱、李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