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含綠量”與生態“高顏值”並存 深汕實踐引專家關注

走進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了解新能源汽車生產流程﹔參觀華潤電力有限公司,觀看電廠生產、微藻固碳等先進技術﹔實地感受小漠國際物流港“產港聯動”的繁忙﹔深入紅羅村了解畬族文化以及蜂蜜等綠色鄉村產業……9月19日至20日,20余名國內外低碳領域專家齊聚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就如何深化綠色低碳發展和教育傳播進行調研與交流。
在實地走訪調研深汕后,專家們認為,深汕的創新實踐經驗,在應對氣候變化與推動生物多樣性等方面具有示范意義,值得關注。
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河入海口。深汕特別合作區供圖
2011年2月正式設立的深汕特別合作區是全國首個特別合作區,開啟了以飛地帶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改革試驗。
會跳舞的百萬純電超跑仰望U9、集成最新智駕功能的鈦7……當前,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加快建設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核心承載區,綠色低碳的先進技術,助力比亞迪中高端車型“下餃子式”量產上市。
在深汕,以比亞迪為龍頭的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制造工廠已建成投產,協鑫、德方納米等百億級新型儲能項目已相繼落地,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零部件綠色制造全鏈布局,逐步匯聚了京西重工、壁虎科技、東風李爾、佛吉亞、格林美、乾泰等一大批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和領軍企業,一條涵蓋整車制造、汽車零部件、拆解回收的新能源汽車綠色產業鏈閉環式發展雛形初成。整車裝備制造龍頭企業力勁科技持續提升創新能力,發布全球首台1.6萬噸超級智能壓鑄單元,助力深汕鑄造產業高端化、綠色化發展。
紅海灣海上風電項目登陸點選址已明確在深汕小漠,一期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建成后預計每年提供優質綠電60億度。
“我認為深汕特別合作區非常適合發展新能源汽車、光充儲一體等綠色產業,並取得了一些低碳綠色發展成果。”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議員、灣區聯世界共創碳中和項目香港組委會主席李世榮已經是第三次來深汕調研走訪,此次他特意邀請了幾十個香港中小學生走進深汕親身體驗,進一步明白低碳環保對生產生活的重要性。
深汕特別合作區是深圳市唯一擁有農村的地區,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起步較晚、環境治理基礎相比其他區明顯較薄弱,而隨著大開發大建設進程加快,所承擔的生態環境治理壓力也越來越重。
“近幾年來,我們圓滿完成生態文明建設各項考核任務,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深汕特別合作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深汕保持生態環境質量總體穩定、穩中有升的態勢,環境空氣質量關鍵指標PM10呈連年下降趨勢﹔近三年,深汕在重點區域共記錄野生動植物1627種﹔2025年3月,100多頭海豚在小漠海域“集體出游”……
同時,深汕高標准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2023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獲廣東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表現突出集體獎項。
深汕特別合作區百安半島。深汕特別合作區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深汕還探索農村減污降碳工作,開展海洋碳匯調查測算,首次完成轄區海岸帶及1824.77平方公裡海域海洋碳匯綜合測算研究﹔開展漁業可移出碳匯調查和模擬,探索漁業碳匯發展路徑。
宜居宜游田園都市新畫卷在這裡徐徐展開。紅羅村、百安村入選第三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大安村入選全國紅色美麗村庄建設試點。
深汕圳美綠道。深汕特別合作區供圖
“深汕還可以大力發展現代康養產業。很多有關研發的經濟行業也可以進來,我覺得這裡很適合做一個‘銀發經濟’示范區,關於一些康養科技、康養標准化研究都可以在這裡落地,香港研發的產品,也可以帶到深汕量產,甚至未來可以往海外市場拓展。”李世榮說。
他准備在紅羅村養幾百箱蜜蜂,實現綠色環保和銀發康養產業深度融合。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教育與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席Jason Pitman表示,深汕建設工程多卻依然美麗,並能從中看到其環境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令人印象深刻。他建議讓更多社區居民和年輕人參與進來,讓城市變得更有可持續和彈性。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教育與傳播專業委員會副主席李翰穎表示:“深汕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有三大優勢,這裡有非常美麗的自然資源稟賦,生物多樣性已經非常完備﹔這裡把對自然資源保護列為發展基礎之一,明確安全和生態環保兩個基礎紅線底線﹔這裡交通便利,深汕即將融入深圳半個小時高鐵圈,對開展自然教育來說是一大利好。”
中新網 記者 索有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