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文化廣場全球征集昵稱

深圳灣文化廣場。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深圳城市文化版圖再迎重要裡程碑——深圳灣文化廣場建筑外立面已落成,標志著該項目向交付使用邁出了關鍵一步。這座從“海邊巨石”意象中生長而出的文化新地標,目前已進入開放前的沖刺階段,預計今年底全面建成並交付使用,屆時將為市民提供一個便捷的公共文化空間。
深圳灣文化廣場坐擁人才公園一線景觀,總佔地面積約5.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18.8萬平方米。整個建筑群由北館、南館和主題館三大功能區域構成,規劃為地上4層、地下3層的格局,旨在打造一個集文化、藝術、設計與休閑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作為核心功能,廣場內部規劃了9大專業展廳,展陳空間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並輔以約2萬平方米的先進藏品庫。其展陳體系獨具特色:常設展區,以展品為明線,以時間為暗線,將系統梳理設計生態的古今演變﹔主題展區,聚焦“中國手工藝設計”,匠作中國主題展以“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為主線,推動傳統文化的當代轉化與產業聯動﹔國際展區,攜手倫敦設計博物館、泰特美術館等頂級機構,引進全球前沿藝術家的展覽,讓市民足不出深即可暢享國際文化盛宴。
廣場更致力於打造多元復合的文化體驗。內部不僅設有層高27米的“One Gallery”超高展廳、設計物料圖書館和前沿科技展場“INNO 100”,還精心規劃了720座的“原石劇場”、330座的“設計講堂”,以及涵蓋藝術街區、設計中心、主題餐廳和文創商店的豐富業態,全面滿足市民從觀演、學習到社交、消費的多樣化文化需求。
項目預計在2025年底全面建成交付,之后將實現與人才公園及周邊商業體的無縫連通。未來,深圳灣文化廣場將持續策劃並推出高水准的設計與藝術主題展覽、國際論壇及交流活動,致力於成為深圳乃至大灣區重要的跨領域文化樞紐。隨著外立面落成,這座文化航母的輪廓已清晰展現。目前,面向全球的昵稱征集活動已經啟動,邀請公眾共同參與,為這座即將啟航的深圳文化新象征賦予一個充滿歸屬感的姓名。
深圳晚報記者 謝啟宗 實習生 黃旭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